细鳞穿城依南山而襟抱,横桥卧波枕沃浦而南渡。满目苍翠,绿野平畴。 走进舒兰这片热土,总有风物不经意间打动你的心扉。 过去封闭、欠开发,孕育了这块土地的原味、本真,如今这些似一股清泉,迅速攫取人们的目光。树理念、改思路、转作风,做美丽文章,舒兰成了人人侧目的“舒兰样本”。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探寻“舒兰样本”的深刻内涵,无疑对现今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发展、城镇化建设大有裨益。 “新桃”总把“旧符”换 由籍籍无名的工业弱县变身为拥有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医药保健品生产、矿产资源开发和清洁能源生产的工业强县,舒兰人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改革创新之歌。 舒兰为什么能如此华丽转身,翻开厚厚的成绩单,寻觅舒兰这几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支撑点,“理念”一词跃然纸上,而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总把新桃换旧符”,仿佛是为舒兰的巨变做了一个完美的诠释。 吐故纳新,推陈出新。一个“新”字足以表现出舒兰人的拼搏与决心。 现今社会,工业对一个城市的支撑作用显而易见。然而,随着全国经济进入增速较慢的新常态,传统煤炭工业城市舒兰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阵痛,发展之路该怎么走?
舒兰人创新理念,把位于城区中心的企业迁出,并对企业进行技术和产能的升级改造,同时位于城区中心的企业老厂经过重新设计和改造,变成三产集中发展和市民宜居区。舒兰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掷地有声。 经过近五年的奋斗,这一战略效果初现,舒兰从工业布局到中心城区建设都显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说起对这一战略的理解,舒兰市圣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桂义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圣基实业老厂区位于舒兰市铁东街道与济邦路交汇附近。当时厂区和厂房较小,产能仅有1500吨,产值不足7000万元。在“退二进三”政策的鼓励下,圣基实业勇敢搬迁到了城北工业园,新厂区面积也增大到3.2万平方米,不仅厂区美观大方了,产能也扩大到3000吨,产值达到1.5亿元,利税也增加了2倍。 李桂义笑着说:“原先感觉自己企业还不错,怕搬迁背包袱,也怀疑扩能后的产品销路问题,所以就想维持。政府领导多次找我谈话,讲政策谈前景,才促使我下了搬迁的决心。没想到,搬迁后企业的发展形势比预期的还要好。我算了一笔账,等于搬出了两个圣基来。” 为了鼓励搬迁,舒兰市在战略实施的初期,就制定了严谨而科学的鼓励政策,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在土地、资金、基础设施配套、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和倾斜。最主要的一条是:企业退出老厂后,由企业自己按照政府统一规划进行老厂区三产开发,所获资金反哺企业搬迁扩建所需费用。
舒兰市政府负责人这样解释“退二进三”:不是让企业为搬迁而搬迁,而是通过搬迁,让企业实现扩能和技术升级改造,打破落后生产线、技术的桎梏,实现从科研、技术、产能,包括厂区建设在内的全面升级。 舒兰市经济局提供了一份资料显示,自这一战略实施以来,7家城区企业进行了搬迁改造,共投资7.2亿元。搬迁完成后,这7家企业的年产值由3.5亿元增加到9亿元,年税金也由原来的900万元达到了3800万元。 如果说,退二让企业的收益效果显著,那么,退三则让舒兰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和老城区改造的压力得到了一个极大的释放,让住在这些企业老厂区周围的居民获得了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如今在济邦药业老厂区的位置,一个占地7万平方米,规划整齐,设施完备的“中央景苑”小区已破土动工,紧邻的圣基老厂的基础上建设的“圣基华府”已经高楼林立。 看着这一切,与之一墙之隔的厦门小区居民李秋说不出的高兴。51岁的老李在这已经住了几十年,在这两个厂子搬迁之前,每年夏天,老李都比较闹心。因为一开窗,随着风向的转变,时不时有一股异味飘来。尽管知道是中成药或精油制造过程中发出的味道,无害,但心里也不十分踏实。老李说:“少了工厂,没了异味,心里踏实了,拉货的大车也少了,晚上也能睡个好觉了。” 企业实现了升级改造,舒兰的三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舒兰市经济局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一战略的实施,舒兰可以实现中心城区商业、服务业、住宅的重新布局。
“新桃”换“旧符”,成就“舒兰样本”。 思路一变天地宽 打开思路,才有新的出路;放宽视野,才能拥有新的田野。 “我们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优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努力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谈到舒兰现代农业生态市建设,市委书记李富民给出答案。 农业是舒兰的长处:地处北纬43度至44度,是水稻黄金种植带、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产粮大县,是国家认定的绿色水稻生产基地…… 农业也是舒兰的短板:长期卖原粮,比较效益差;粗放式发展,科技装备水平低;农业产业化水平落后,增产不增收;经营规模发挥优势小,品牌培育不足;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舒兰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境内森林、水草覆盖率达到65%;3条主要河流均发源于境内东部山区,纯净无污染;周边无重工业,空气优良,大气环境符合国家A级绿色食品的大气标准…… 基于对市情的再认识,舒兰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确定突出“农业做优、工业做特、服务业做足、城乡做美、民生做实、党建做严”六大任务。而“农业做优”就成为基础中的基础。 如何“农业做优”,夯实现代农业生态市创建基础? 市长李鹏飞告诉记者:“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创建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为抓手,着眼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推动农业向品牌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精准农业方向发展。” 创建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就要既专注于现代农业建设,又要将生产、生活、生态和农业现代化统筹考虑,将一切资源调动起来为现代农业建设服务。这与打造现代农业生态市紧密契合,因而也成为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的中心任务之一。 走进平安镇永丰米业的产品展室,我们看到各种包装、各个品级的大米如列队待阅的士兵整齐排列,无一不印有“舒兰大米”的标识。企业负责人黄洪峰告诉我们,大米博物馆、大米体验馆等项目已开工兴建。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平安粮食加工园区的一部分,而园区则将成为东北最大的水稻加工中心和交易中心。 作为舒兰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中最精彩的篇章,“舒兰大米”品牌战略的实施,正在把一幅农业产业化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翻开舒兰的历史,自清嘉庆年间开始,舒兰大米一直为朝廷贡米,迄今已逾300年。这里有人称“六好”的种植条件,即空气好、土壤好、水源好、气候好、耕种好和口感营养好。地处半山区向平原区过渡带上的舒兰,具备了种植优质稻米的最佳条件。而就是这样的好米,过去却一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更多的是作为原料卖给别人,而别人贴上牌子转手卖出了好价钱。 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擦亮“舒兰大米”这张金字招牌,市里成立了由市长为组长的舒兰大米品牌建设和健康米工程领导小组,把舒兰大米最终目标确定在做强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打造一张地域名片、促进一座城市快速发展的高度上。 ——成立舒兰大米协会,授权会员单位统一使用“舒兰大米”这一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严控会员单位,今年,会员单位由9家降到了7家。 ——全力开展推介活动,除了参加由省、吉林市组织的大米推介活动外,还自组队伍到全国各地开展推广活动。 ——作为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绿色水稻种植规模达到13万亩以上,其中有机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3万亩。今年计划完成新增国家级绿色水稻基地15万亩…… 生产经营强体系。还是在平安镇,舒兰市健均粘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健均向我们展示了合作社的私人定制可视水稻生产项目。他们利用开犁网,实现了生态有机稻米生产全过程的可视化。2016年,他们订购了700公斤草鱼鱼苗,准备适时投入到稻田中,以起到除草作用。合作社的“独爱一粒米”,线上销售就达到了千吨。合作社经营的水田达到440公顷。 “农业做优”,必须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推广航化作业、智能水稻催芽车间、保护性耕作等25项农业新技术;推进17个粮油高产示范区创建;确保新增农机总动力3万千瓦以上。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5000公顷高标准农田,在平安镇完成2000公顷标准化基地建设,建设“舒兰大米”标准化种植基地。同时,加快农田水利建设,为进一步扩大水稻生产打好基础。 大力发展规模适度经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6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000公顷以上,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40家、家庭农场50家。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26179公顷,目前有家庭农场382家、专业合作社602家。 风清气正事业兴 作风正,干部强,事业兴。 良好的作风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开展作风整顿是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整治机关慵懒飘浮,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干群关系,破解难题,解决群众办事难的终南捷径。 过去很长时间,舒兰市相当一部分干部要么夸夸其谈讲故事,热热闹闹走过场,要么疑虑观望,见难题就推,不进取、不作为、不担当的现象随处可见,人民群众对干部不满意,不信任。 不改变干部的不良作风就不能改变舒兰的落后面貌。为此,舒兰市新一届领导班子痛下决心整治干部不良作风,开展了“守纪律、转作风、讲担当、促落实”集中教育活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6个督导组,在科级干部和股级单位两个层面中组织开展了“新常态、新状态、新作为”专题讨论会。活动中,广大干部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虚心接受督查组指出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建章立制,并落实执行到位。 干部不良作风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面临舒兰市各项繁重工作任务,广大机关干部勇敢担当,形成了依法作为、敢于作为、善于作为的良好风尚。机关工作纪律更加严格,迟到、早退、工作时间办私事等不良现象得到扭转,敲不开门、找不到人的现象得到根治。干部不再热衷于酒局、饭局、牌局,而是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干部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为民排忧解难蔚然成风,“中梗阻”等群众不满意问题得到解决。经过作风整治,舒兰市广大干部的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之风已形成。以往群众到窗口单位办事,不是遇到工作人员不在,就是遇到这个手续不对哪个手续不全的阻力,跑来跑去长时间都办不完,群众怨气很大。现在,无论群众办理任何事情,都能得到及时快速的解决。“现在的舒兰,政策比以前更透明和程序化了,机关干部的服务也比以前周到规范多了。干部公款大吃二喝和上访人在政府楼前聚众喊口号、拉条幅的现象见不到了。老百姓的夜生活也比以前多了起来,舒兰越来越都市了。”多年前在外打拼,近年来回乡创业的吉林华鑫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生说。
几天前,舒兰市德臣种业有限公司要注销营业执照,业主滕显明来到政务大厅工商局窗口,询问怎么办。窗口工作人员热情地告诉他,先在报纸上刊登注销公告,然后再带上其他股东签订的协议书、营业执照正副本,来办理就行。说完,工作人员拿出一张报纸和一份股东协议书样本,指着上面一个“注销公告”和协议书说:“你拿手机把这两个件拍下来,回去照样子各写一份。注销公告盖上公章,去报社办就行。协议书上,每个股东签上字,按上手印就可以了。”滕显明听得清清楚楚,回去后办完手续再次来到窗口,一次性办完了注销手续。“政府现在的服务到位了,告诉你明明白白,件全了一次就办利索了。这要是过去,态度不好不说,就是不能一次性告诉你齐全的手续,没有十趟八趟的,别想办下来。”他满意地说。 不光主动作为,还敢于担当了。过去,干部们遇到房屋拆迁工作,要么请假一躲了之,要么到现场出工不出力。然而,在今年上半年舒兰市依法拆迁中,各部门干部齐上阵,有的做被拆迁人的思想工作,有的帮着抬家具,有的帮着找车拉东西,有的维护秩序,没有往后躲的,没有袖手旁观的。在他们的努力下,整个拆迁没有出现对抗和混乱,始终处于有序平和的状态。“干部们讲得有情有理,做得周到细致,帮我们忙里忙外的,我们没有理由做‘钉子户’。”拆迁户说。 勇于担当就没有了抱怨,就甘于奉献。一个月前,舒兰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脱贫攻坚现场观摩交流会。第一天,县局以上干部走访观摩了10多个脱贫项目,一个现场一个现场地观看和学习,中午在一个乡政府食堂只用半个小时吃了一顿便饭,晚上结束时已经是19点多了,干部们各自回家吃饭。虽然一天内跑了10多个乡村,晚上没有供餐,但是干部们没有一个抱怨的。第二天的会场交流会从8点开到12点半,中午没供餐,机关食堂已经过点,干部们自行解决吃饭,依旧没有任何怨言。“我们把这两天的观摩交流活动作为一场考试来进行,目的就是要测试一下广大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从成绩来看,干部们考出了好成绩,展现了舒兰广大干部积极向上、谋事干事的良好作风。”舒兰市委负责人说。 艰难破茧终化蝶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镇的兴旺发达需要产业的融入,入口、资源的集聚需要产业的支撑。舒兰如何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在结构调整、转方式的大潮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大办工业”向“办大工业”的转变是唯一答案。 尽管只是顺序的变化,但它决不是玩文字游戏,它昭示着舒兰工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优化升级。 要打造工业强市,依靠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已经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舒兰必须对传统工业进行升级,积极引入新兴产业,舒兰市委、市政府确立新的工业发展核心,那就是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医药保健品、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和新型清洁能源生产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发展。 2015年,舒兰首家生产生物质颗粒的舒兰聚烽能源公司二期工程完工,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完成年产值11805万元,同比增长170.9%,解决100多人就业,对舒兰新型清洁能源产业链集聚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装备制造、医药保健品、农副产品深加工、新型清洁能源,这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近年来,舒兰过去的支柱产业矿产、煤炭等产能过剩,传统的工业优势变为劣势。要从传统资源型城市转变为新型工业基地,强化科技支撑、发展绿色产业是必由之路。为此,舒兰人致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化解过剩产能、治理污染。2011年以来,舒兰矿产产业规模逐渐萎缩,产量总值不断下降,到2015年末,规模企业为4户,比十二五减少5户,完成产值10.3亿元,比十二五下降36.9%。2015年完成煤炭开发182万吨,同比减少180万吨。压产、减煤、治污、增绿多措并举,201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5.1%,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向绿色、高端、集约、高效方向转变。舒兰通过技术设备升级、产品链条延伸、规模档次进阶等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二五期间,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7.1%,形成了吉辉矿业、合成药业公司、济邦药业、圣基实业、通用机械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龙头拳头产品。截至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123户,比十二五增加50户,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比十二五增加29亿元,增长153.3%。一组组数字的背后,见证的是舒兰工业的辉煌。 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医药保健品、清洁能源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了圣基实业、聚烽实业、济邦药业等多家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增长15.4%,打造高端装备、医药保健、节能环保、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集群,取代矿产和煤炭成为舒兰拉动工业经济的第一主力。 舒兰,在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信心坚定,蹄急步稳。 舒兰这几年的变化,记者是有亲身体会的,不是流于形式和表面的。可以说,这一变化是全面系统的变化,重大转折的变化,影响深远的变化。 变化振奋人心,变化温暖人心,变化凝聚人心。 细鳞流波映浩宇,人心向背昭日月。走过五年跨越式发展的舒兰顺势而为,立足地区产业特色,深入精准定位招商,立足地区产业特色,走以精准扶贫之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升群众生活,推动全面小康的新路,这是一条大放异彩的光明之路。舒兰人也必将谱写出改革、发展和繁荣的灿烂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