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北方,倒春寒还未褪去,漫山遍野的杏花开始绽放。 大安,这个嫩江之畔的小城,今非昔比。曾经,人们虽心有不甘,却无力摆脱贫困。如今,赶上好时代,生活变了样,全市齐力脱贫,幸福曙光近在眼前。 昔日贫困苦,今日换新颜。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白山松水间,大安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热度和速度向贫困宣战。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市18270户、3281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脱贫17813户、31941人,9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剩余未脱贫457户、870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末的14.8%下降到0.33%。这一喜人成果,令人欢欣鼓舞。 深入脱贫攻坚战场前沿,采撷贫困户的欢声笑语,记者发现,是“扎实细致、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12字大安脱贫攻坚精神引领贫困群众奔向小康。 车厘子树在严格的温控和光控下,结出累累硕果 瓜熟蒂落结出“脱贫果” 初春暖阳,车行至大安市太山镇,一排排绵延不断的温室大棚接连成片,犹如排排蓝色的船帆驶向远方…… 蓝墙筑村头上,红瓦砌黄沙里。大安市的扶贫车间——众城采摘园并不显眼的牌匾隐匿其中。院内整齐标准的温室大棚一字排开,随意掀开一栋的门帘,热气扑面而来。掐尖、打叉……采摘园里几个贫困户正俯身于粗壮的柿子秧苗间,悉心打理着勃发的新叶。“现在都一把年纪了,出去也不好找活干。老板知道我家困难,就让我来这打工,一天能挣百十块钱。”见到记者连志华打开了话匣子。“向我们这样的贫困户采摘园一天还多给10元钱。”和儿子相依为命的曹洪艳说起自己的特殊待遇乐得合不拢嘴。 太山镇蔬菜种植历史悠久。县志记载:“(太山镇)土质肥饶……土产黄瓜,最为有名。其余蔬菜亦较他处为优。”“浑汤大白菜”的美誉更是远播县域内外。过去,这里的村民种地都是小打小闹,靠天吃饭。2017年徐氏众城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了采摘园。同时,也主动担负起共建带动的责任,创造工作岗位,帮助贫困户脱贫。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大安人,从事玉米、杂粮、绿色蔬菜种植有20多年了。成立采摘园的初衷也是想回报家乡,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不善言谈的徐彬,说起扶贫车间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扶贫车间共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650人次,使贫困户增收近7万元。在8号温室大棚内,车厘子树在严格的温控和光控下,果实已经变红。“再过 20天,我们的车厘子就可以上市了,这几年的行情始终不错,越来越受顾客欢迎了。” 王景权介绍:“在采摘园的工作都是慢活,不用太出力,一年也不少挣。”53岁的王景权患有糖尿病,干不了重活。放水、看大棚、调试温度是他每天的工作。在这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他一干就是两年,已经挣了6万多元,轻轻松松地脱了贫,日子也越过越顺心了。 大安市联合乡长虹村看井员闫喜东在水源井管理房认真填写值班日志 “看井员”老闫的“甜”日子 在大安市联合乡长虹村,68岁的闫喜东坐在水源井管理房门前,认真填写值班日志。 老闫住在水源井管理房后院,坐在家里炕头上也能看清前面的状况,可老闫不肯,一定要在工作岗位上做好看护。 农村水源井管理员,是老闫近年来新添的身份。 过去,长虹村不需要“看井员”。村民喝的水来自村北头一口80米深的水井,是20多年前打的。 早前,饮用水水质没有明确标准。“接的水发黄,存在水缸里三天不刷,四圈就挂着一层水垢。”老闫回忆说,“水喝起来发涩,有股怪味。但时间长了,大伙都习惯了。” 当地水质氟含量高,像闫喜东一样,很多村民都长着一口参差不齐的“黄板牙”。村民们也没有保护水源井的意识,常在附近放牧、倒垃圾,“那地方贼都不光顾”。 喝健康水,成了这个小村庄几十年来的大难题。 扶贫车间徐氏众城农业有限公司采摘园共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650人次,使贫困户增收近7万元 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成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点。随着打井设备和饮用水标准提升,大安市开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五年来,长虹村不断发生变化:大安市水利局在村里重新选址,打了一口140米深的水源井。为了控制供水,水源井上安装了“硬核”设备,只需按下按钮,就能自动控制全村供水;遇到故障时,设备会主动提示。为了保护好珍贵的水源井,村里清理了附近因自然降雨形成的污水坑,建了管理房,还聘了老闫做“看井员”…… “水变清了,也更好喝了,做的菜都比以前香。”老闫接了一瓢水,展示给记者看。 水变甜了,村民们的日子也变“甜”了。除了饮水安全工程外,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工作也在村里陆续开展。 前两年,老闫两口子从破旧的泥土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砖房。养殖合作社分红,光伏产业分红,发展庭院经济……在产业带动下,村里贫困户增收渠道变多了,老闫家的年收入从过去4000元直接翻了番。 “过去日子苦,老闫常为钱犯愁,不爱笑。现在你再看他,天天笑呵呵!”长虹村第一书记李纯朴说。 与记者告别后,老闫又回到管理房,守护珍贵的水源井。 红岗子乡南岗村万亩良田 蘑菇种植走出新天地 脱贫攻坚,仅仅依靠外部力量输血式的帮扶是远远不够的,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增强内生动力才是长远发展之路。 联合乡红权村,有一位名叫历洪岩的村民,他坚持种蘑菇10年,成了远近闻名的蘑菇种植专业户。 初春的大安寒气逼人,但是走进联合乡红权村洪岩家庭种植农场食用菌种植基地的蘑菇房,却暖意融融,湿润的空气夹杂着菇类特有的清香,栽培架上菇肉鲜厚的平菇密密麻麻地排列在菌包上。历洪岩种植蘑菇已经有10年,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逐渐发展成为联合乡的蘑菇种植专业户。 由于他管理得当,种植的蘑菇新鲜、品质好,深受批发商青睐,每月都有固定的订单,销路也不用愁。为了打造品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聪明的历洪岩又成立了家庭农场,依靠政策扶持,与原来相比利润增加了50%。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历洪岩的三个蘑菇种植大棚,菌袋达到10万余袋,大棚还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周围的剩余劳动力得到了一定的收入,带动他们一同致富。 历洪岩种植蘑菇的成功只是联合乡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联合乡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规模化经营、发挥优质品牌效应、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合作社引领,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