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的贫困户张殿友老人,握着第一书记张瑜的手久久不松开,声音颤抖着说:“原先一个爹能养10个儿,现在10个儿也养活不了1个爹呀,张书记,你比我亲儿子都亲呀……”张书记眼里也闪烁着泪光。 2018年3月,张瑜受乾安县委办公室委派,来到乾安县大布苏镇知字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村里产业不足、集体经济弱、基础设施差、人居环境乱的困境,他没有踯躅不前,“或许因为我从小就生长在农村,农村对我而言是亲切的,农民对我而言是淳朴的,我一定要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在对全村78户贫困户、214户普通户遍访和调研后,通过因户施策、分类指导,制定出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扶贫工作计划。先“输血”恢复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再“造血”保障稳固增收,利用输入的血来激发造血功能,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勤劳致富的价值观,主动寻找脱贫方法,构建一种长效脱贫发展机制,确保如期实现小康,走上致富之路。 “输血”—— 恢复内生动力 全力推进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活环境差,仍有50%的农户是土墙、道路硬化不到60%,那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张瑜与帮扶部门及镇村干部将改善水、电、道路、通讯、住房、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逐步让农民住上新房子,走上平坦路,过上好日子。3年来全村屯内道路25条全部硬化,安装路灯80盏,修建围墙1.3万米,排水沟4000延长米,文化墙800米,栽植绿化果木1.3万株,建设休闲广场2个,2100平方米;新建贫困户房屋30所,新建低收入户房屋11所,改造维修房屋56户;全村改造环保卫生厕所室内80户,室外460个;建造标准化卫生室1个,100平方米。村屯环境绿化、美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面貌,改善了人居环境。 壮大村集体经济。知字村田野农机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是2016年成立,属村集体所有,注册资金200万元,成立之初由县财政拨款购置67万元大型农机具6台套,2018年为有效利用和整合村集体资源,张瑜向办公室领导汇报后,向县财政部门申请为知字村购置整地机2台,整地、深松收益为贫困户分红。2019年底,为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贫困户收益,张瑜跑到县委组织部,申请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购置大型农机车2204一台,旋转翻地梨一套,打包机一台。预计2020年底,合作社项目增收20万元。 建设扶贫大棚。2018年秋,经过向上争取,知字村建成800平方米日光棚20栋,800平方米暖棚1栋。项目落地了,发包却成了难题,由于全村土地多盐碱化,板结、稀薄,对作物尤其是棚膜经济有严格要求,有承租意向的几名种植大户现场踏查后都没了音讯。通过张瑜及工作队的努力,2019年3月2日,临近村的一户大棚种植专业户,在做了充分的市场调查后,以6万元的价格承包下了全部大棚种植香瓜,同时又吸纳了7个贫困劳动力到大棚打零工,每人每天收入120元左右,既帮助村里解决了燃眉之急,又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问题。 光伏发电项目。2018年底,通过沟通协调,县扶贫办为村里联系建设了5万伏光伏发电项目,于2020年初竣工并网发电,预计年收入在三四万元左右,全部用于为贫困户分红。 “造血”—— 保障稳固增收 2018、2019年,知字村连续获得全市“文明村镇”称号和县委、县政府授予的“农村环境星级创建”。硬件、软件建设好了,群众的幸福发展还得提上一个新台阶,这时,张瑜又在思考一个问题,必须要让村里和老百姓有造血功能,这才是关键。 扩大土地集约流转。该村土地595公顷,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一次到贫困户家走访,谈到主要收入来源时,村民告诉他:“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的几亩地自己也种不了,一垧地也不值4000元,其它的也就没有什么收入了。”张瑜把这件事记在本子上,记在了心头。2019年,张瑜与村“两委”干部对全村的地块进行实地勘察和普查,逐户对老百姓做工作,讲解土地集约流转的好处,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集约土地450公顷进行高价流转,种植黏玉米、西瓜、红辣椒、圆葱等经济作物,每公顷流转价格8000-12000元,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从农业解脱出来的劳动力,通过就近务工,外出打工从事二、三产业可创收500万元,2019年知字村人均纯收入8540元,高于全镇平均水平。 建设农牧业小区。知字村以前就有村民发展养殖业,但都是单打独斗,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较差。张瑜积极建议,希望将本村的农牧联合起来,通过与村“两委”共同努力,结合畜牧出屯的契机,分别在知字屯、前草屯草原建设3万平方米畜牧小区两个,又联系县科技局选派高级农技师马志华做产业扶贫指导,目前两个小区37户养殖户,存量牲畜总数2800头,养殖户每户增收近两万元。 发展庭院经济。2020年为响应《乾安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文件号召,切实发挥好扶贫补贴资金效益,帮助贫困户发展好庭院经济,在张瑜的积极协调下,乾安县天丰米业有限公司免费为贫困户提供谷种、生物农药、有机化肥以及技术指导,并以5.2元每公斤的价格签约回收庭院种植绿色黄小米,采取企业+贫困户的庭院订单种植模式,企业+第一书记的扶贫代言销售模式,第一书记+网红平台的助力推广模式,一扶一代一帮,改输血为造血,提升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优势项目,使贫困户持续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