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广袤的长岭大地,阡陌纵横,林带成网,一条条或笔直、或蜿蜒,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亮丽的风景线。近年来,长岭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四好农村路”成为致富路、幸福路和小康路。 长岭县位于吉林、辽宁、内蒙三省交界处,这里交通通达,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491.557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381.346公里、农村公路2110.211公里,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为主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四纵六横”交通网络,一条条农村公路,连接的是民心,通达的是富足,2015年以来,长岭县委、县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总要求,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围绕着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把公路当作风景线来打造”的建设理念,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把公路的“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同步进行规划,打造示范路同时促进了美丽乡村。一条条“四好农村路”成为美丽的风景线,让长岭迈上了乡村振兴新坦途。 “四好农村路”建设,“建好”是基础,几年来,长岭县总结以往建设的成功经验,实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六方”质量责任终身制,签订工程质量安全责任登记表,切实压实各方责任,除了严格履行公路基本建设程序,坚持“七公开”外,路面所用混凝土采用集中方法拌和,专业车辆运输,最大限度保证混凝土质量。各督导组、质检科落实具体责任,保证巡查频率,完善巡查记录,定期进行考评,层层把关,按时检测。此外,积极发动村民代表参与施工管理,确保质量合格。聘请村里的党员和村民,作为义务监督员参与现场监督管理。2015年以来,共计投资6.23亿元新建农村公里1063.052公里,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110.211公里,实现了建制村、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双百的目标,累计栽植苗木21.7万株,苗木投资563.8万元,绿化美化覆盖率达到 。 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观。把农村公路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出台了乡村环境管理办法,并通过“村规民约”引导乡村两级齐抓共管;推进公路沿线乡镇村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洁化”的“五化”工程;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公路的网络构成。 “四好农村路”建设“管好”是保障,长岭县建立健全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成立了22个乡级公路管理站,落实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建立了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路政执法人员加大对农村公路的巡查力度,建立了以“路长制”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实现公路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和常态化。在“路长制”中,从分管交通的副县长,到交通局长、乡镇长、村主任,都是各负其责的路长,赋予详细、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标准要求,同时,把“爱路护路”条款写进村规民约,让群众参与到“四好农村路”的创建中来。 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四好农村路”建设“护好”是关键,在政府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长岭县委、县政府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110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全部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实行“专群结合”的养护模式,由专业化养护队伍负责从每年春季开始对路面灌缝、处理坑槽、桥涵养护等专业性较强的养护工作,由乡级农村公路管理站负责对路面保洁,疏通边沟、路基养护、绿化美化等工作,践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科学合理安排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养护中坚持能提前中修、小修的、绝不拖到大修,能缝缝补补就缝缝补补的原则,截止2019年完成全县所有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养护工程实施比例达到41.5%,全县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总比例达到83%。 筑路架桥强骨架,八方通达奔小康。“四好农村路”建设“运营好”是目标,长岭县进一步优化农村客运服务水平,惠及民生,合理布局农村客运班线,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完成6条农村客运班线的公交化改造,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长岭县委、县政府从油补退坡资金中,每年拿出一部分用于补贴农村客运班线,保障农村客运班线的正常运营,在“农村物流节点”建设工作中,在22个乡镇建设了“乡镇物流服务站”实现了“村级物流服务点”的全覆盖,打通了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一条条美丽的四好农村路,犹如一道道特色鲜明的经济走廊,成为助推农业提效的产业路、农民增收的致富路、农村发展的振兴路。 道路通,百业兴。“四好农村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了农村居住和出行环境,有效带动了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发展,为贫困群众打开了脱贫致富大门。从昔日狭窄、坑洼的羊肠小路,到如今宽敞整洁的水泥路,长岭县“四好农村路”的美丽路线正蜿蜒在广袤长岭的田野上。四好农村路”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金光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