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鲜荷青沃野风,西部美景惹人醉。 盛夏,行进在鹤乡通榆,河湖互济、草茂粮丰、水碧天蓝,八百里瀚海振兴之势正劲。 曾经的深度贫困县,强村富民如何激发活力走出新路?小村庄怎样脱胎换骨迸发大能量? 如今,通榆县依托土地托管、特色产业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新乡村、新面貌、新生活的魅力画卷已徐徐展开…… 向海蒙古族乡复兴村,肉牛养殖壮大村集体经济,庭院经济造就致富“好钱景”—— 复兴村里看振兴 走进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复兴肉牛养殖园区,透过监控视频,一头头膘肥体壮的高品质成年母牛正在悠闲地吃着秸秆食品,新诞生的小牛异常活跃,似乎在庆祝来到这个全新的世界。 依托吉林省“秸秆变肉”暨千头肉牛建设工程,复兴村敏锐捕捉到发展契机,一座现代化肉牛养殖园区应时而生。 据了解,项目建设总面积24万平方米,共有15个村采取每村贷款200万元、光伏资金补贴1167万元的方式入股,由乡政府牵头成立向海蒙古族乡福兴农牧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园区日常运营,合作社由乡政府代管。 “园区现存栏海福特、西门塔尔等肉牛2800多头。5年内,园区运营及收益归合作社所有。5年后,园区负责还清贷款,每个村净剩100头牛,以此壮大各村集体收入。咱这里职工有23人,都来自复兴村,人均工资还不低呢!”复兴肉牛养殖园区厂长助理杨懿兴致勃勃地介绍。 “园区成立,俺们两口子就上牛场当了工人,每人月工资4000多块。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上哪找这好事儿呀!”村民冯宝军表达着自己的获得感。 养殖园区背后,成片的玉米蓬勃着夏日生机,这是村里流转给农夫大田专业种植合作社的土地。 从种子、化肥采购到播种管理直至收获归仓,为保证老百姓得到真实惠,村民和合作社签订托管合同,农户经营风险降低,农民在成为“甩手掌柜”的同时,还腾出身子打工再挣一份“工资”。 冯宝军掰着手指向记者算了笔“幸福账”:我和老伴儿在牛场打工一年咋也能挣10万块钱左右。家里5垧多地,流转给了合作社,收入也能有6万多元。 “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老百姓心气足了,生活更好了。”冯宝军由衷地感慨。 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和部分国家惠农政策享有权前提下,村里将485公顷土地的农业生产环节托管给农夫大田合作社。 “通过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一年一公顷流转土地承包费8000元,加上4000元保底分红,农民每公顷土地收入达1.2万元;184个种植户发展庭院经济,栽植辣椒11.79万平方米;引进中草药种植,选取5户农户示范种植板蓝根9亩……今年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120万元。”35岁的复兴村党支部书记孙宏良,介绍起村里发展路径十分自豪。 一场阵雨过后,前复兴屯村民李瑞辉在后院辣椒地忙着锄草。一垄垄线椒枝繁叶茂,白色的小花挂满枝头,成串的辣椒嫩生生、胖乎乎地点缀其间,收获在望。 “我这园子1亩1分地,从2022年开始种辣椒,村里帮着签订单,还给发放种植补贴。去年收入8000块钱,比苞米多挣了好几倍!”李瑞辉黝黑的脸上,瞬间爬满了笑容。 什花道乡曙光村,香瓜种植开出集体经济“甜蜜良方”,乡村旅游叩开百姓“致富门”—— 曙光村里迎“曙光” 车辆行驶在什花道乡曙光村的林荫小路上,两侧不登高开得正艳,干净整洁的庭院里,蔬菜翠绿、瓜果飘香…… 每年7月初至9月中旬,曙光村的香瓜便迎来了采摘销售旺季。 7月24日早上7点,曙光村太平屯东侧香瓜地里。 露水还未退去,春风村黄家窝堡屯村民张会芳就带着60多名村民开启一天忙碌的“香瓜”生活。 摘瓜、分拣、装箱,田间地头人来车往,一派忙碌景象。随着一系列有序作业,成箱的香瓜被搬上箱式货车,随之发往北京、上海、南京、郑州、石家庄等各大城市。 蔡起是曙光村有名的种瓜能手。农闲时,附近村屯部分村民都到他的瓜地打工。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一起富了才算富。53岁的蔡起,种植香瓜已有25年历史。他免费传授种瓜技术给周边村屯24户村民,带领大家抱团发展香瓜产业。如今,已种植香瓜100公顷。 “我在蔡老师瓜地干活5年多了,农闲时间就来打打零工。育苗、摆块、点籽、覆土、出苗、移栽、下瓜,从种到卖全程参与,一年能挣2万多块,轻松不累还能照顾家。”张会芳相当满足。 通过几年打工和学习,今年张会芳尝试种1公顷香瓜,目前都已卖出,挣了7万多元。 香瓜富裕了百姓口袋,曙光村并未就此满足现状。 “我们曙光村打的是香瓜特色牌,作为集体经济重要一环的香瓜产业,因销售区域广、信誉佳,村民在发展香瓜产业过程中尝到了甜头,所以种植积极性特别高。眼下,我们还探索发展棚膜经济,推进4公顷温室大棚建设,四季采摘园持续为村集体经济输血;谋划建设20公顷香瓜大棚、继续推进大田香瓜种植,实现规模经营、绿色发展,打造棚膜经济与休闲观光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带动就业促增收,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曙光村党支部书记蔡琳娜细数产业方向,侃侃而谈。 随着乡村游日益火爆,曙光村以距离县城近的独特优势,结合本地资源禀赋,深入发掘生态涵养、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依托700年的古榆树,打造出“德喜神榆”旅游景点和曙光村民俗博物馆。 “我们通过节日活动,放大节庆效应。在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踏青、祈福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在接待游客的同时,村里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探索出一条沉浸式体验的乡村近郊游之路,让小庭院发挥大作用。”蔡琳娜补充道。 这两年,曙光村村民尹文秀日子越过越红火,没想到我们也能吃上“旅游饭”,咱农家院的绿色蔬菜、瓜果梨桃和家养的小笨鸡,都可以卖给游客,一年可增加不少收入呢! 边昭镇五井子村,合作社做大做强村特色产业,小菌菇撑起“致富伞”—— 五井子村探“新路” 大暑刚过,万物竞秀。 在通榆县边昭镇五井子村柳树营子屯复垦地,成片成片的玉米绿叶葳蕤、颀长的秸秆怀抱着丰腴的果实随风摇曳;一簇簇花生沐阳而生,孕育着地下成串的“金豆”;谷子长势喜人,即将迎来硕谷挽枝头…… 这道乡村亮丽风景,描绘出五井子村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动人篇章。 “今年,我们通过土地流转、盘活复垦地等方式,开始逐步探索向多元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增加。村民种植玉米所需的种子、肥料、技术指导全部由村里协调‘新洋丰’公司提供。不仅种庄稼不用投资,还可以拿租金挣‘工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边昭镇党委副书记兼五井子村党支部书记王化坤告诉记者。 2022年初,针对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盘活复垦土地资源,让土地活起来,让村民富起来等亟待发展问题,五井子驻村第一书记张津崎和驻村队员跑遍了村里所有田地,与村两委大会小会开了十几次,研究确定了“党建引领发展、部分试点先行、辐射带动提升、全村实施推广”的总体思路。 决定依托通榆科技小院,成立通榆县禾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党建引领+科技小院+合作社+龙头企业+党员+农户”的工作新模式,通过以“股”连心、连利、连责,将通榆科技小院、村集体和群众紧紧连在一起。 “去年,合作社分红,我家分了4500块钱,基本上一年吃喝够了。现在,合作社只要有活我都来,乐乐呵呵就能把活干完,一天能赚不少积分呢!”村民周佳孝分享着自己的幸福。 7月25日临近中午,五井子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启航水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几栋大棚正空闲着。 “这几栋大棚之前种的是羊肚菌,前段时间刚刚卖掉第一茬,现在是‘倒茬’期间,过段日子开种第二茬,元旦、春节期间成熟,那时候卖个好价钱不在话下。”王化坤自信满满。 羊肚菌冬种春收,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等特性,村民充分利用“冬闲棚”资源,3、4月份完成羊肚菌种植、采收。分季节错峰生产的种植方式进一步壮大“大棚经济”,让老百姓增收“不断档”。 小菌菇撑起“致富伞”,还带动了就业,周边村屯的剩余劳动力被组织进棚采摘。“咱祖祖辈辈没搞过菌菇种植,这东西又格外稀奇,谁能想到不起眼的小蘑菇这么赚钱。”眼瞅着自己种植的稀罕物变为城里百姓餐桌上的“金贵菜”,村民们格外开心。 以振兴之势,推动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截至今年7月底,通榆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2.309亿元,超过100万元的就有103个村。 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强基赋能,独树一帜的发展路径让乡村振兴的步履更加铿锵。通榆人求真务实、担当实干的回声嘹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