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生我养我的家乡,是吉林省城郊一个普通乡村。虽然不知不觉离开那里20多年了,但是只要看到、听见或想起家乡的人和事,心底便会泛起层层感恩的涟漪。乡亲们勤劳淳朴、邻里互助、乡风文明。那里留下了我天真无邪和意气风发。乡恩的眷顾,师长的教诲,使我得到了三观的准确定位。 每当清新恰神的春风拂过,天空晴朗湛蓝,刚露头的苣荬菜芽在阳光爱抚下直“蹦”进我和姐姐的竹筐里,摘掉多余部分后洗净,缠上葱叶蘸上妈妈做的豆瓣酱,就着刚出锅的苞米面大饼子进肚,不知比现在珍馐美馔要香上多少倍。我家农活几乎离不开舅舅和他的车马,抽时间开垦肥沃的黑土、筑起高高的垄台,播下全年希望的良种。我们跟着犁在刚合并的垄上走,俗名踩格子,防止风吹开正发芽的种子。这片沃土就是一座不带盖的大型加工厂,将产出更多丰饶的果实和甜蜜。 每年"十.一"之后,家乡一望无际的田野满眼金黄,五谷丰登。乡亲挑选优质粮食交给国家,有的排到太阳落山才回来。那时虽没有国庆长假而我们学校放秋收假,做完作业后的我和姐姐匆匆来到自家承包地,捡拾遗落的黄豆粒,积攒成斤后到豆腐坊换豆腐吃。那是计划经济时代凭票供应米面油,量少难以温饱。捡豆虽然较累,但我们却在田间地头自由自在成长,充分享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踏实快乐。吃到豆腐后更能体验到劳动创造价值的自豪和幸福。 两场大雪过后,气温骤降一10℃以下。散养的家畜像怕冷似的活跃起来,它们的粪便一会就成冻块,几乎无异味便于收拾。差不多每天和父亲先捡一筐粪再回家,然后洗漱吃饭上学。背筐拎锹捡粪也常成为我作文提供素材,有的被语文老师评为"范文”在全班讲解。进腊月后,你帮我我帮你,热火朝天地开始淘米、蒸粘豆包、杀年猪。全年最重要的、隆重的春节及团圆的元宵节过后,乡亲们没有猫冬的习惯,发挥近郊优势,有的用鸡蛋换米面;有的提早开始备春耕;有的每天进城做小买卖。 党的十八大春风拂过我家乡,那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泥草房全部改造完成,家家免费安上24小时供给、经检测合格的自来水,全部过上小康生活。数十条柏油路把家乡与市区联在一起。那片原先承包地上已建成政府机关大楼,北侧及东侧是习总书记曾来视察过的著名央企在吉林省基地,并被其誉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亮丽明片”,周边配套企业星罗棋布,进而家乡青壮年就业问题解决了。乡亲们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幸运的春风拂过我家乡,近40年来,身边的农家子弟有的成为公安干警;有的成为人民教师;有的成为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乡亲们帮我凑足学费,穿着舅妈纳的千层底鞋,才使我踌躇满志地踏上求学之路,并由农家捡粪娃成长为副高级工程师。 放眼全国,吉林省是我的家乡,最近在吉林省博物馆展出的“壮阔七十年,奋进新时代"吉林省成就展,参观后使人心振奋,将进一步凝聚全省人民及在外游子的共识,激发为家乡做贡献热情,发挥各自优势,拂着新时代的春风,共筑吉林早日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