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永吉县阿玛尼家庭农场一手抓疫情防控巩固成果,一手抓复工复产推进工作,力求保障农场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生活得到有效保证。 永吉县阿玛尼家庭农场坐落在吉林省永吉县一拉溪镇原和平村,现有成员75名,农场成立后取得流转经营权的土地114.9公顷,且在不断增长中。现有资产总额9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6590万元。永吉县阿玛尼家庭农场共投入2177.5万元进行农业基础建设,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大力开展农田改造工程,两年内流转土地全部改造成适宜机械化耕作的方条田,同时投入大量机械和运输力量,已初步修成农田道8条,总长度为5000米左右,有力地奠定了机械化作业的坚实基础。2021年实现综合性营业收入500多万元,直接带动周边380户农户增收380万元,参与及间接受益农户500余户,安排季节性农业用工1万余人次。 在疫情防控期间,农场负责人李兰及各部门多次召开线上工作会议,结合疫情稳步好转的形势,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计划,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农场在复工复产过程中保障员工安全。坚持人、物、环境同防,首先是人力资源合理安排。防疫、复工各条线分工到人、责任到位。提前落实返岗人员储备,分批次安排逐步返岗。返岗人员均落实闭环管理及健康监测,确保核心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的人员配置及有效管控。其次是做好物资储备管理。及时做好抗原检测试剂、防护口罩、消杀酒精、洗手液、红外线测温仪、防护服、防护眼镜、一次性医用手套等物资的足量储备。再次是工作区域、公共区域、隔离区域分区管理。 在深入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农场负责人李兰的个人经历。李兰,1978年出生,朝鲜族,2004年吉林大学毕业后,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她毅然放弃在省城优渥的工作,立志农业农村返乡创业,历尽艰辛,吃过不少苦,受到不少挫折,但这些都没有击败她。她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努力坚持,慢慢积累了经验,逐步探索出一套以家庭农场为组织方式,以粮食加工销售为产业主轴,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农业,以多种经营为发展手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摸索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业模式。李兰近几年先后获得2019年度“江城杰出女性(巾帼‘金凤凰’)”、2020年度吉林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经过多年的努力经营,李兰决定农场要在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大力提高粮食单产单价以及附加值,降低农业成本,为农民谋求最大利益,农场注册成立了吉林市中新金田稻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700万元自建一座包括一条稻米加工生产线及水稻晾晒场、烘干塔、原料库房等配套设施的稻米加工厂,年加工稻米能力1.35万吨。安排与农场有土地流转关系的12名农民工就业,外购周边订单水稻400吨。生产的“阿玛尼朴”牌大米凭借优秀的品质和无可挑剔的口感,深受市场欢迎,受到众多客户的高度好评。 尽管因为疫情原因,在生产等方面受到一定影响,但阿玛尼农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李兰带领农场开始大力发展猪、牛养殖业,投入人力物力,建设6栋猪舍,自繁殖年出栏达到万头猪,引进配套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打造全自动养殖厂区进行自动喂料,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形成了规模化管理,现有猪舍6栋,每个圈舍1200平方米,引进先进的配套设备及管理模式,打造全自动封闭养殖厂区,目前生猪存栏2975头,其中二元种母猪280头,年出栏生猪6000多头,价值1200万元。猪舍配备技术顾问和生产技术厂长,对生产安全、技术支持、疫苗、配种、调控分配,以期做到养猪产业示范标准。农场采用循环农业解决猪粪,猪粪用作肥料还田是我国传统农业的重要环节,粮—猪—肥—粮型传统的农业生产,即猪多肥多、肥多粮多是比较典型的生态农业,猪粪还田在改良土壤、提高农业产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李兰表示,种养结合生态农业的好处有很多:种养结合可从根本上改变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畜禽养殖、村屯养殖污染问题和农村养殖违建乱建等问题,实施科学规划进行集中饲养和放牧,集中发展牧业配套农业,推进高标准畜牧养殖基地和配套农业发展的规划建设,实现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转型升级,最终不仅实现农牧业循环发展,还彻底解决了农牧区环境污染问题,使农牧区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治理和改善。 现代农业的本质为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农场于2021年1月注册成立了吉林省牧原绿洲牧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4200万元建设年养殖肉牛1000头的养殖场基地项目,主要建设现代化牛舍3栋,总计3600平方米。农场内还有散养鸡50余只,白鹅500余只,肉质鲜嫩,口感极佳。 农场充分利用永吉县是中国粳稻贡米之乡,生产水稻有传统、有基础,大米闻名全国的区域优势,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1500亩,签订流转合同10年,当年土地流转价格是本地市场价格的1倍多。为确保稳产高产,农场每亩地投入1500元,建设了“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的高标准农田,并对灌溉渠系、配电设施等进行了改造。农场现有的1500亩绿色水稻种植基地,实现了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2021年生产优质绿色水稻850吨,价值360万元。建设了优质绿色果蔬生产基地。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765亩,签订流转合同10年,土地流转价格为本地市场价格的1倍多。先后建设温室大棚69栋,发展棚膜经济。其中蘑菇种植棚11栋、蔬菜棚33栋、育苗大棚12栋、桃树棚13栋。同时,为了营造绿水青山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先后在农场核心区周边坡地、山地和其他不适合水稻种植的地块,栽种桃子、李子、杏子、葡萄等各类果树1万余株,年产果蔬44万斤,价值100多万元,产品主要供应长春市和吉林市。 伴随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农民养老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农场以为家乡父老解忧的情怀,积极探索创新了空心村农民“带地养老”的土地流转模式。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把承包田交给农场经营,农场免费为老人提供吃、住、玩等养老生活,身体好的老人在农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零活,还有相应的报酬。为实践“带地养老”模式,农场筹建了面向朝鲜族农民的康养大院。康养大院建有6层4789平方米的康养公寓,另有900平方米餐饮大厅和多功能服务厅。康养公寓有60个标准房间,房间为朝鲜族装饰风格,有独立卫浴。“带地养老”的运作模式,解决了目前空心村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户既不能种地又无人照顾的问题。目前,已有20余户年龄大、体力弱,没有土地经营能力且自身养老有困难的朝鲜族农民与农场达成协议,将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给农场,进入农场养老大院安度晚年。 在多年的经营和发展中,阿玛尼家庭农场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当今社会科技不断发展进步,更多先进有效的技术运用在了农业上,农场吸收科技创新带来的优势,现代农业的发展获得了极大认可。 日前,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阿玛尼家庭农场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行动迎接农场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