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众对情绪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认识仍存在误区。不少人认为将情绪全部爆发出来对健康有益,但这种将情绪无限放大的做法容易使人陷入灾难化思维陷阱和情绪化漩涡,应当避免。
也有人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负面情绪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是将负面情绪压抑在心里不进行纾解的行为,不仅影响感知系统,甚至还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进而引发疾病。
每个人都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努力成为情绪的主人,用科学的方式守护身心健康。
合理宣泄情绪
无论是在运动健身中挥洒汗水还是向朋友家人倾诉心声,都能让心中积压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释放和纾解。
置身舒适环境
负面情绪来袭时,我们可以积极走向户外,通过拥抱大自然的方式纾解情绪。通过将自己置身于风景优美、安静闲适的环境中,配合深长缓慢的呼吸节奏,可以让紧绷的神经逐渐放松,让躁动的情绪恢复平静。
积极自我暗示
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安慰也是对抗负面情绪的一剂“良药”。在生活中树立对抗困难挫折的信心,多鼓励自己,为自己加油打气,“我可以!”“我已经很棒了!”
转移注意力
在生活中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诸如运动、社交活动等。当负面情绪过于强烈时,可以采用注意力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让心灵找到暂时的栖息之所。
必要时及时就医
对于负面情绪迟迟无法排解、影响到正常工作生活,甚至引发生理不适的情况,应当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医,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