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1日
首页
第08版:要闻链接

蛟河不误农时“开好春”

本报讯 张晓泉记者 徐文君 报道 葛景山是蛟河市新站镇蔬菜村的种粮大户,承包了170余亩的土地种植粮食。目前,他通过微信订购的400公斤种子已经整齐地码放在库房,化肥、棚膜等其它农资这几天也将陆续到货。

“这几年,基本都在固定农资商店买的,品种、质量没得说,也信得过。今年的情况特殊,我们都进了农资商店的微信群,种子化肥都是通过微信订购的,商店会帮我们把农资送到家,比以前还方便。”葛景山说。

据了解,在严抓疫情防控的情况下,蛟河市组织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对全市农资市场库存及销售情况进行调度和监督检查,最大程度满足农资市场需求,做好余缺调剂工作,保证全市农资供应和稳定。

同时,为贯彻上级疫情防控期间保供给稳运行会议精神和省、吉林市备春耕生产工作部署,确保疫情防控与农业生产“两不误”,蛟河市提出了备耕物资保供到位、春季生产服务到位、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等举措,督导各乡镇抓好备春耕生产,指导农民科学选用适合本区域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的实用技术,把节本、提质、增效与保护性耕作融为一体,确保稳定粮食产量。

“截至目前,全市239家农资生产经营业户开门营业率已达80%以上,农资市场总调入良种2665吨,化肥近3万吨,农药189吨,农资入户率已达17%左右。战疫情、抢农时,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做到两不误。”蛟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