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4日
首页
第10版:基地采风

仲夏时节,扶余大地沃野连片、满目葱茏、生机勃勃。走在扶余市乡村的田间地头,玉米苗已有一尺多高,叶子油绿,清风徐来,发出簌簌的响声。

地处松嫩平原的扶余市是农业大市,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的中国东北(吉林)黄金玉米带的重要组成县份。全市土壤肥沃,有耕地面积 34 万多公顷,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中国杂粮杂豆集散基地(农业部定点市场)、东北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吉林省百万吨油页岩基地、吉林省特色产业园区。

近年来,扶余市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让产业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走出一条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农业强 产业旺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始终是扶余市的基础性产业,处于产业主导地位。数据显示,2019年,扶余市籽粒玉米种植面积250万亩,水稻37万亩,大豆19.5万亩,花生165万亩,棚膜蔬菜1.8万亩,杂粮杂豆10.7万亩。2020年,扶余市种植结构调整为以增粮、增豆、减少经济作物为方向,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优化作物品质,保证粮食产量。截至目前,玉米播种面积300.49万亩,水稻37.7万亩,大豆20.4万亩,花生114.73万亩。

2019年全市新建绿色农业基地19个,基地面积达到7.97万亩。今年计划绿色农业基地发展到百个,产品种类包括水稻、地瓜、谷子、小麦、花生、鲜食玉米、蔬菜、马铃薯等,已经申报认证品牌20个。全市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2万亩,各投资渠道合计投资1.5亿多元。目前正在签订项目合同。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支持产粮大县建设乡村振兴新动能培育试验区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意见》文件精神,确保乡村振兴新动能试验区战略在扶余市有力有序有效实施,扶余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调研考究后确定建设43个项目,其中今年启动建设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125.6亿元,2020年度计划投资23.3亿元。

扶余市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25.8万亩,总投资3.4亿元,2020年度计划投资1.6187亿元,现已完成招投标工作,正在签订合同并组织开工建设。

山鹰国际年产100万吨包装纸及100万吨秸秆制浆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12亿元,2020年度计划投资20亿元,当前已完成投资1.08亿元。现已完成注册、选址、土地规划调整、征地等相关手续。项目全部达产后产值60亿元,税收3.5亿元,直接就业2000人。

宇源肥业年产130万吨复合肥项目:总投资6亿元,2020年度计划投资1.2亿元,项目设计产能130万吨/年复合肥。当前已完成投资0.57亿元,现已完成高塔、包装车间地基,宿舍和办公楼二层已封顶。

扶余市陶赖昭现代物流集聚区项目:总投资3亿元,2020年度计划投资0.5亿元,分四个区域建设,现已完成项目可研,正在申请专项债券、设计园区标志性塔标和平面效果图。

扶余市棚菜产业示范区项目:总投资1.2亿元,2020年度计划投资300万元,以三岔河镇、蔡家沟镇的8个棚膜经济示范村为核心,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改造老棚区,对井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建成水肥一体化集成技术为一体的绿色、高效棚膜经济示范区。现正在进行园区规划设计以及设计园区迎宾门和平面效果图。

一件件项目落地、一项项数据出炉,记录着扶余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每一次进步,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扶余昂首奋进,步履铿锵。

乡村美 农民富

扶余市肖家乡王家村是全市农村环境整治中的先进村,如今的王家村绿化多了,路面平了,路灯亮了,空气清了,不仅环境美了,还有活动室、文化广场,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跳起广场舞,扭起大秧歌,喜庆的节拍代替了往日的宁静。

这美好的生活都得益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像王家村这样的场景,在扶余市处处可见。2020年,按照松原市委、市政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安排,扶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起草下发了《扶余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暨“百日攻坚战”行动方案》,成立了“百日攻坚战”行动领导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行动。目前,清理整治工作已在各乡镇(场)和灌区全面展开。三月上旬,扶余市农居办分三组利用5天的时间检查了全市17个乡镇131个村,发现并提出整改意见问题158个。4月末,市农业农村局(市农居办)按照市委、市政府指示,在农业系统抽调38名骨干力量,划分五个片17个考核组,于4月23日开始,利用一周时间,对全市17个乡镇的383个行政村1043个自然屯,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暨村庄清洁行动大检查(考核)”工作,各个考核小组检查打分的同时,对各乡镇村屯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

生活环境美了,村民生活也日渐富足。上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其中:经营收入2848元,增幅19.4%,工资性收入2492元,增幅5.6%,财产性收入1129元,增幅5.4%,转移性收入148元,增幅46.5%。开展了农业特色产业种植,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劳动力转移等促进农民增收工作。

2020年,扶余市启动产业扶贫项目18个,已经完成发改批复项目16个,开工16个,竣工3个,正在申请批复的项目1个,计划带动覆盖贫困人口人均增收670元。会同市发改局、财政局、市扶贫办联合制定下发了《扶余市2020年庭院经济实施方案》,全市产业指导员及乡镇村干部正在全力入户宣传、规划引导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截至5月末,完成了产业指导员入户指导工作。会同市扶贫办完成了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并且落实了创业致富带头人的脱贫带动对象,有效推进了脱贫带动工作的开展。

促融合 促振兴

扶余市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拓宽乡村振兴发展新空间。根据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吉林省乡村振兴“百千工程”和乡村振兴试验区推进情况调研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扶余市加快乡村振兴的脚步,试验区各项目同步推进。蔡家沟镇小十八号村吉泰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肖家乡王家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更新乡丛林村鸿泰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7个加工及配套设施设备项目正在建设中,完成进度均在60-90%,项目审批文件、项目备案表、绩效目标表、有关论证意见已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

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围绕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培育玉米及玉米秸秆深加工、绿色稻米加工、畜禽加工、花生及杂粮加工等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鲜食玉米集群项目、“扶余大米”加工集群、正邦养殖项目、扶余增盛永花生深加工项目、申报扶余花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都市食品产业园项目、余汇海玉米生化项目建设。

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加强乡村振兴试验区补贴项目、农村厕所改造项目、扶余现代物流集散基地项目、扶余市三井子铁路物流园区项目、扶余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扶余市动物无害化处理厂项目建设等农业生产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业生产料配送网络,引导各类主体从事农资供应、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在加快培育休闲旅游、体验旅游方面。通过建设五家站镇生态旅游小镇、得胜镇国家现代农业庄园乡镇、伊家店农场现代农业产业园、“金土地”现代农业产业园、陶赖昭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建设,培育和建设松花江和拉林河农旅融合发展带,建设一批精品旅游特色村镇。

在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方面。着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建设,探索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培育物联网新业态,建设三井子镇杂粮杂豆市场网、扶余蔬菜网等公共服务平台。

在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培育区域公共品牌,整合现有产品品牌,主要加强“扶余四粒红花生”“扶余大米”“万善石桥”等一批特色知名品牌创建工作。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中的扶余,真抓实干、敢于担当,正绘就一幅千里沃野新图景,绿满田畴正当时。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