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吴连祥
“每到年节,王书记他们都带着米面油来看望我们,让我们特别感动。一天早上,俺家老头起来后突然‘迷糊’了,不能动弹,我急忙给王华东打电话,他马上开车赶来,把老头送到县医院,还给办理了住院手续,给车钱他说啥也不要……”7月14日,东丰县二龙山乡东保安村张久英老人向记者讲述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华东的驻村往事,发自内心的感激溢于言表,让我们看到了一名基层干部真情为民,竭诚服务的闪光形象。
绘制攻坚作战图,逐户逐项抓落实
“作战”地图标示精确,指标任务一目了然;档案资料完整详实,封面内页整齐规范;帮扶措施落实到位,群众生活有了保障……记者在东保安村看到,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做得精心、细致、到位,村民们也给打出了“高分”。
2018年,带着组织上的重托,东丰县自然资源局中层干部王华东走进东保安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后,他深入细致走访贫困户、边缘户、党员户和致富户等,做到“村况明、底数清”。随后,他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绘制了东保安村脱贫攻坚“作战地图”,把265户农民按照八个村民小组的顺序和居住位置进行了精心绘制,在平面图上标注出每户的姓名,并且在电脑中录入每一户的家庭信息。
围绕贫困村出列十六项指标,王华东带领驻村工作队一项一项指标进行核查,一个一个数据进行核对,以确保贫困村出列万无一失。按照省市扶贫办要求,进一步规范了精准扶贫档案。制作了贫困户基础信息揭示板和“上墙卡”,做到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公开透明。
扶贫助困,要做到夯实措施,取得实效。秉承这一理念, 王华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积极主动为贫困家庭解难事办实事:多次去民政、社保部门沟通协调,为25人办理了社保,为16人办理了低保,使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协调住建部门,为10户贫困家庭改造了危房,保证了他们的居住安全;与卫健部门沟通联系,给26人办理了慢病手册,他们在就医时可享受相关待遇;取得水利部门支持,给22户贫困户改造安装了自来水;经过积极努力,帮助两名智力残疾儿童入住市儿童福利院。
端午节送粽子、鸡蛋,中秋节送月饼、水果,过年送猪肉、米面油……关心困难群众生活,王华东做得周到而又细致。他还发起组建了“小水滴爱心服务站”,成立了“爱心超市”,先后为困难群众发放衣物5000余件。现在,全村贫困人口吃穿不愁,住房、医疗、教育、饮水等得到了充分保障。
“这所学校不收学费,进校后可以学到实用技术,孩子上这个学校是个不错的选择。”前不久,王华东求朋友帮助一组农民韩成龙的孙子联系职业学校。近日朋友给送来了招生简章,7月14日,他把长春市两所职业院校的招生简章送到韩家,并向爷俩做了介绍。韩成龙激动地告诉记者:“王书记对俺们太好了,冬夏都给俺们送衣服,秋天帮俺们扒苞米,给我小孙子办残疾证,还介绍上卫校的孙女到县医院实习,一分钱费用没用拿,最近还给找到一份工作。他还帮着俺家建果园,开车带我去买‘树栽子’,没有钱他就给垫上,他对俺们的帮助真是太大了。”
多方筹资强基础,改善环境惠民生
驻村先要驻心,只有常驻村里才有时间了解村情民意,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王华东租住了一户村民的房子,带领工作队员开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走东屯,进西屯,王华东看到,东保安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不仅制约了生产发展,还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为了尽快完善设施,改善村貌,王华东多次跑自然资源、发改、财政、交通等部门,向领导汇报村情民意,取得上级的支持,相继争取资金1638.4万元,修建水泥路21公里、机耕路5公里、涵管桥213座、排水沟1.1万延长米,打抗旱井9眼,安装路灯283盏、铁栅栏1995米,还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
2019年6月,王华东又争取80万元,新安装路灯157盏,建成文化广场厕所1处。对3组水泥路进行重新硬化,在道路两侧栽植绿化树1200余株,新修路肩、边沟1200米。
为了消除火灾隐患,王华东与村领导经过踏查,规划设置了10处柴草垛集中堆放点,利用7天时间迁移柴草垛210个;设立8处玉米栈集中安放点,安放玉米栈185个;看到村内违章建筑比较多,他带领工作队员、村组干部逐一排查,利用一个月时间拆除违章建筑200余处。结合实际情况,为全村265户村民设计了人居环境改造方案,并绘制了改造前后示意图。评选出美丽庭院57户,打造干净人家57户。
经过建设和整治,全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村民们也有了十足的精气神,都把劲头用在发展生产,增收致富上。
打造产业上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脱贫致富,没有产业项目不行,我们在发展天麻种植的同时,走出去与厂商洽谈,准备引进企业来村设厂建车间,带动村民增加收入。”唠起产业发展,王华东打开了话匣子。
7月14日,在东保安村天麻基地,王华东揭开盖在天麻床上的稻草,除去一层层柞树叶子,剥开一层层沙土,看到了橙黄色的天麻长势良好,他欣慰地说:“现在看,天麻生长良好,今年给乡亲们的分红也会按时兑现了。”
天麻基地由辽源市烟草专卖局出资30万元,于2017年10月建成,总面积1000平方米。王华东初任第一书记时,正是天麻收获的季节。他主动加入收获大军,参加采收、过秤称重、记录斤数、打包装箱,随后,与村干部把天麻运到靖宇县进行烘干,并多方联系销售。这年秋天,全村贫困户人均分红804元。
采摘了丰收果实,王华东更加意识到,要加大对天麻项目的投入,让乡亲们参与进来,利用那些不打粮的山坡地种植天麻。可是,不少人家怕赔钱。面对这种情况,他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号召村干部、党员带头栽种天麻,得到大家的响应,现在,村里多数党员、干部都种上了试验田,天麻产业已在东保安村生根开花。
发展壮大天麻产业,必须有自己的烘干、加工厂房,形成“一条龙”产业链。因此,王华东多次前往市级包保单位汇报情况,寻求资金支持。现在,已经完成了厂房用地平整。只要资金到位,就可以开工建厂。
在打造天麻产业的同时,王华东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多方招商。前不久,他带队前往外地,与服装加工厂商对接洽谈,采取企业驻村建厂模式,让村里的剩余劳动力都有活干。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王华东用真情和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褒奖,更得到村民的拥戴。
王华东任职感言: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感谢村两委对我的支持,感谢村民对我工作的配合。两年来,自己快速进入角色,与村民打成一片,了解村情民意,摸清村里贫困的原因;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全体总动员,真抓实干,实实在在为村民办实事。引导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大力改变村容村貌。
我为我的付出和回报感到骄傲和幸福。当别人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你,第一时间来找你,这就是人生的价值。当你付出后,所有人都信任你、尊重你,那你做的就是最有意义的事。相信两年的扶贫工作经历,日后一定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