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日报记者 赵广欣 杨悦
2015年夏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留下了殷殷嘱托:“我们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
2015年冬天,在全省扶贫工作会议上,吉林人民立下愚公志,擂响了攻坚的战鼓。
5年弹指一挥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坚韧不拔的吉林人民为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发起一次次的冲锋。如今,在我省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全景画卷之上,幸福的底色深厚绵长,“一个也不能少”的故事精彩呈现。
——截至2019年末,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至1006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7%;
——在2019年度国家对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综合评价为“好”,位列第一档;
——全省148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目前剩余未脱贫人口也全部达到退出标准。
一座座村庄美丽如画,一幢幢新居星罗棋布,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一张张面孔笑意盈盈……吉林人的小康,不再是梦。
精准发力——瞄准扶贫之靶
“这牛我明年再多养几头,何止是脱贫?我看都达到小康了。”正午阳光灿烂,杨玉成笑得合不上嘴。
杨玉成是柳河县罗通山镇自立村的脱贫户。他年近六旬,打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老两口带着一个肢体二级残疾的儿子,当年穷得叮当响。现如今,牛棚里的牛养得膘肥体壮,再加上村里的产业分红,杨玉成彻底甩掉了穷帽子。“一年几万元的收入,过去我是想都不敢想。”他说,“全靠党的扶贫政策好!”
如何迅速让贫困户摆脱贫困,不愁吃不愁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是我省脱贫工作的一大亮点。
龙井市智新镇明东村2017年退出贫困村序列。回忆过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元东感慨颇深:“当年村里没有任何产业。村民思想保守,能力有限,想要摘掉贫困的帽子太难。”
攻坚战打响后,第一书记韩宝宁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思路。“村内有草场,村外有大山,资源丰富。一些村民还有养牛和制作米酒的经验。大家一琢磨,一是靠山吃山,二是从强项入手,先干起来再说。”2016至2018年,明东村协调争取资金700多万元,实施了养牛、米酒、红峰食品、光伏发电等产业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0多万元,比2015年翻了5倍。
精准的施策,来自精心的部署。
2016年1月,我省打响了脱贫攻坚第一战,千个单位包村、万名干部包户、百万党员帮扶活动启动,10万余名干部走进全省所有贫困村对接扶贫任务,落实脱贫计划。不撒胡椒面,扶贫有准头。扶贫工作要到村到户,了解哪一村贫,哪一户穷。
摸清底数、建档立卡,我省将全省贫困人口、贫困村、重点县的数据,全部录入国家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与全国联网运行,有的放矢。同时,将扶贫从“点”扩大到“面”,瞄准西部大兴安岭南麓和东部老少边穷两个片区,增大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大项目的相继实施,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这方贫瘠的土地,萌发出新的生机。
“原来家里两间土坯房住了40多年,一到下雨天,村干部就劝我们出去住。为啥?怕房子塌了呗!”大安市汉书村村民田起龙告诉记者,“后来,政府给我盖了大瓦房,不仅房子亮堂了,这心里呀,更亮堂!”
数据显示,2019年,我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为8059元,大幅度超出脱贫标准,脱贫人口已占了绝大多数;在中西部地区第一个通过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控辍保学措施全面落实;县乡村卫生医疗机构全覆盖,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兜底、一事一议“五道防线”全面夯实,住院、慢病门诊报销比例分别达到90%和80%;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保障,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为实现其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我省将居住在深山、高寒山区、荒漠化区、地质灾害和地方病多发等地区人口列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截至目前,全省1.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部完成,实现了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
“造血”扶贫——扭住扶贫之根
基本生活有保障并不是扶贫工作的终点,能让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富起来才是彻底摆脱贫困的“法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变‘输血’为‘造血’”——这些常挂在我省扶贫干部嘴上的话,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产业扶贫的重要性。
“这就是我们的‘聚宝盆’——小米加工厂。”镇赉县建平乡三合村第一书记刘健指着村头一栋漂亮的彩钢房,底气十足地说。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