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闯
近日,在榆树市环城乡八家村,坤泰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温室大棚迎来新的种植周期。伴随着泥土的芳香,几名工作人员将一株株香瓜种苗栽植到土壤里。“5月份早瓜开园,10月份晚瓜上市,入冬后蔬菜开售,春节前草莓成熟……园区13栋大棚不闲着,茬茬收获在‘刀刃上’,抢占市场先机。”园区负责人宋曙光骄傲地说。
俗话说:“一两黑土二两油”,但如此高强度的“满负荷”运行,即便是肥沃的黑土地也会不堪重负,使有机质、有益菌、养分消耗加速。如何让黑土地可持续是坤泰现代农业产业园面对的难题。在农技专家的建议下,园区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的方式,人工添加腐殖酸土地缺乏的微量元素,为“透支”的黑土地补充能量。
“每公顷土地增施1000克生物菌剂,每克富含1500亿个活性生物菌,这样的土壤活力十足。”宋曙光介绍,菌剂施入土壤后,生物菌需要一个适应、生长、供养、繁殖的过程,一段时间后才能发挥作用,在施足农家肥的基础上效果更佳。
改良黑土地是个慢工夫,一旦盲目增加化肥使用量,作物不仅生长受限,还会降低产量。园区在增施生物菌剂、有机肥的基础上,杜绝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从根本上防止土壤板结,调节土壤酸碱度。经过4年的精心养护,大棚内的黑土层增加了10厘米。
从过去的“一炮轰”施肥、大水漫灌,到如今的现代农业,科技正在改变传统的耕种方式。作为长春市首批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坤泰现代农业产业园将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土地休耕等一系列农业新技术贯穿种植过程,随时监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土壤情况。
“水肥一体化效果就相当明显。化肥和水分的利用率提高了,既改善地力,还能节省成本。”宋曙光按下启动键,水分将生物肥和有机肥充分溶解,顺着水肥一体管网系统进行一对一孔位滴灌,每一垄土地都获得均衡营养,为维系土壤生命力注入营养和能量,“水肥一体化技术让肥料利用率达75%,水分利用率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