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4日
首页
第04版:浑江专刊

重温党史守初心

——走进“七道江会议纪念馆”

□ 王春宝 本报记者 郭小宇

坐落在白山市区西郊的浑江区七道江村,有一个场地狭小的旧式四合院,正门上方悬挂着“七道江会议纪念馆”的牌子。75年前,在这里召开的一次仅有22人参加的军事会议,让这个院落和七道江村名扬中外。

近日,记者走进这里,近距离感受烽火连天岁月中那个一锤定音转危局的历史时刻……

“如果当年没有七道江会议就不会有四保临江战役的存在;如果没有四保临江战役,就不会有整个辽沈战役的胜利。由此可见,七道江会议是整个解放战争的基点。”讲解员郭美晶指着纪念馆里东北战场敌我分布情况沙盘讲解,七道江会议的位置和作用就大致清晰。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蒋介石为了抢夺胜利果实,撕毁了《停战协定》,在美帝国主义的援助下悍然发动了内战。饱受十四年苦难的东北人民,刚刚从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站起来,尚未喘息,又再次陷入到水深火热之中。而此时的国民党,调集了约60万兵力,大举向我东北解放区发动进攻,制定了“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企图先占领我南满根据地,解除后顾之忧,再集中兵力进攻北满,妄图最后独占整个东北。

面对强敌压境,我军遵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和东北局“七七决议”的方针,相继退出了四平、吉林、长春等城市。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以及第一、二、六纵队撤至松花江以北,也就是当时的北满,第3、4纵队撤至吉沈线以南的地区,也就是当时的南满,当时的辽宁安东省委、省政府等党政机关、工厂、野战医院、学校,都被压缩在临江、长白、抚松、靖宇(濛江)四县的狭小区域内,临江一时成为南满中共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整个南满上空乌云密布,情况岌岌可危。南满以临江为中心的四县根据地是“撤”还是“留”成为决定南满命运的关键,也是东北形势好转或恶化的关键。

守住临江,可以牵制国民党军,使其在东北分兵两处,为歼灭敌军创造条件;可以给坚持敌后斗争的中共地方游击队提供有力依靠。

面对岌岌可危的南满局势,北满总部即刻召开了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联席会议,会上,时任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的陈云和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肖劲光,听到关于南满的情况后,临危请命,要求到南满支持危局,经党中央和东北局的批准,陈云和肖劲光于1946年11月3日离开哈尔滨,辗转近一个月的时间,于11月27日到达临江,同时任辽东军区司令员萧华共同领导根据地人民,拉开了坚持南满斗争的序幕。

陈云与肖劲光到达以后发现,形势比想象中的更加严峻,美式装备的敌军 10万压境,而我军主力部队却只有三四万人,时至数九寒冬,部队缺衣少食,环境艰苦,物资匮乏,有的战士连棉衣棉帽都没有。部队本着“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不占老百姓一房一屋”的原则,战士都露宿在冰天雪地中,所以战役还没有打响,就冻死冻伤了很多人,而南满再成为东北主战场的同时,也进入了解放战争时期最为艰苦的岁月,而七道江会议就在此时召开了。

1946年12月11日,辽东军区在四纵的前敌指挥所临江县七道江村(今浑江区七道江村)原通明碳矿办公室召开了辽东军区师以上干部会议,史称“七道江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辽东军区司令员肖劲光、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萧华、副司令员程世才,辽东军区参谋长罗舜初、副参谋长吴克华,政治部主任莫文骅、副主任唐凯,3纵队司令员曾克林、副政治委员刘西元,4纵队政治委员彭嘉庆、副司令员韩先楚及3纵、4纵师级干部。时任中共南满分局书记、辽东军区政委的陈云一开始没有出席会议,因为这是一次纯军事会议,议题就是如何打退敌人的进攻,保卫南满最后一块根据地——临江。“坚守南满,牵制敌人”这是陈云、肖劲光来南满的使命,也是他们商定好的会议议题。可是,会议讨论时,却扭转了议题,提出了坚持不坚持南满的问题,而且多数人主张放弃南满北上。

13日下午,敌人开始准备进攻,会议对去留意见问题还统一不起来,具体作战方针也无法确定,于是,肖劲光给在临江的陈云打电话,请他到会拍板定夺。

陈云连夜赶到会场,他全面听取了两种不同意见后,便循循善诱地说:“东北敌人好比一头牛,牛头是向北满去的,在南满留下一条尾巴。如果我们松开这条尾巴,那就不得了,这头牛就要横冲直撞,南满保不住,北满也就危险了;如果我们抓住了牛尾巴,那就了不得,敌人就进退两难。因此,抓住牛尾巴是个关键。”最后,他加重语气说:“我们不走啦!一个人也不走,都留下来打。我们要在长白山上打红旗,摇旗呐喊!如果这个决定做错了,所有责任由我一个人承担。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会议在作出决定后的第三天,“四保临江”战役就打响了,而此后的108天里,南满我军在北满部队的配合下奋力抵抗,成功击退了国民党军连续四次进犯。战役共歼敌4万余人,收复县城11座,成功粉碎了敌人的战略企图,扭转了东北战局,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东北民主联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为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道江会议’留给后人很多宝贵的经验,核心是要像革命先辈那样模范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执行民主集中制,要把握好三个着力点,首先是把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真理,转化为多数人的思想认识和自觉行动;其次是要克服极端民主化和武断集中化问题;最后就是敢于担当,敢于承担责任。”白山市志研究专家董新春表示,70多年来,“七道江会议”一直是白山市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纯洁党性的一面镜子。

前来参观的七道江村村委会主任王玉仑每年都要和同事一起来纪念馆接受教育。他说,每次来这里都有新的收获,作为“七道江会议”这片土地的后人,在新时代,继续传承革命先辈精神,勇于担当,不忘初心,为实现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作为浑江区惟一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将充分发挥‘收藏、展示、研究、交流、教育’功能,全面提升宣传教育、文物保护、旅游服务功能,全力将纪念馆打造成为白山市重要的城市名片。”七道江会议纪念馆馆长苗丽辉说。

“山河无恙,国富民强。”75年前,革命先辈怀着这样的梦想,战斗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今天,站在浑江北岸远眺,南岸边庄严肃穆的七道江会议会址清晰可见,不远处的跨江大桥车来车往,村边的设施农业大棚连绵起伏,眼前清澈的浑江水静静地流淌。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