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刘静静 任泽滔 记者 侯春强报道 北方的春天仍透着几分寒意,大安市大赉乡嫩江村刘伟的蔬菜大棚内却春意盎然,绿油油的小菜生机勃勃。刘伟正在农业技术指导员的帮助下忙着称重、分装客户订购的小白菜。
“多亏了他们帮忙,疫情防控期间也没耽误我卖菜,年前种的反季菜快卖完了!”刘伟感激地说着,又指了指一池子新菜说:“你们看,这是我卖完白菜之后种的水萝卜,长得特别好,过两天就可以蘸酱吃了!”
2020年秋季,刘伟在农业技术指导员的帮助下,新建起了2栋暖棚。在他的精心莳弄下,第一茬小白菜长势喜人,2021年春节期间,市场销售不旺。了解情况后,农业技术指导员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发动驻村工作队员,通过微信群和单位代购等方式帮忙推销,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卖出去1000斤时令蔬菜。
走进大安市良种繁育场的果蔬采摘基地,却又是另一番忙春耕的景象。因防疫工作需求,工人分散作业在基地多处大棚内,有的育苗、有的栽秧、有的浇水……
“我们现在正在栽种香瓜,预计4月下旬就能在市场上销售,6亩地的香瓜预计能收入9万元。”大安市良种繁育场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着。
在大安市,大棚蔬菜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棚”。近年来,大安市始终将发展棚膜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引领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在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方面为农民做好服务,不仅打开了农民的增收致富之门,也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2021年,大安市将列支1000万元,支持新建标准化棚膜园区2个和大棚500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