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郭小宇 报道 10月15日,记者在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我省将开展“秋冬会战”,推动年底前各项工作圆满收尾和实现全年工作目标。通过开展“秋冬会战”,对标对表查找短板漏项,集中力量攻克问题和难点,严阵以待加强监督管理,有效规避环境质量下降风险,持续维护生态安全,确保全年各项环境保护目标任务能够圆满完成。
强化大气环境治理,坚决守护“吉林蓝”。秋冬季空气质量一直是全省人民关心关注的,秸秆禁烧管控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从今年秋冬季开始,我省将实施秸秆全域禁烧,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吉林省秸秆全域禁烧行动方案》,召开了秸秆全域禁烧大会,“秋冬会战”也把推动落实秸秆全域禁烧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健全五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完善包保机制,实施省级巡查地方检查的监管机制,严密关切、严厉打击违规露天焚烧秸秆行为,确保秸秆全域禁烧首战告捷。同时,省生态环境厅还将统筹抓好燃煤锅炉及工业企业达标排放、重点行业错峰生产、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等秋冬季大气治理重点工作。年底前,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力争保持在92%以上,PM2.5浓度力争控制在28微克/立方米以下,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不低于0.48万吨和0.15万吨。
全力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突出抓好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执法监管。紧盯工业园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水大户,突出抓好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执法监管。组织开展清河执法行动,围绕河道清洁行动进行执法监督,有效促进河道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外源污染消除,防止污染物持续污染河流水质,推动做好河道常态化保洁。严格执行水质管控机制。全面落实四个“第一时间”的水质管控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应对水质恶化风险。年底前,优良水体比例要保持在74.3%以上,劣Ⅴ类断面力争控制在3个以内,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不低于0.81万吨和0.024万吨。
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持续做好农用地污染防控和建设用地风险管控,进一步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加快推进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评估和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对未开展调查评估、未完成治理修复、未达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一律不允许开发利用。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年底前,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率要分别达到15%和10%。主动与畜牧部门对接,确保“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在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等方面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对非法排放、收集、转移、倾倒、处置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的行为进行全面排查整治。
持续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监管。全面开展“绿盾2021”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加快推进“绿盾”专项行动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四类聚焦”问题整改到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整改督导,严防“林草错位修复”、碎片化治理和过度修复等形式主义问题。
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紧盯“一废一品一库”、化工园区和工业集聚区,督导企业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确保辐射环境安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环境监管要求,坚决做到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理处置“两个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