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承儒 王君霞 杨俊 秦莹莹 本报记者 郭小宇
雨水虽至,室外还是一派冰天雪地的冬景,近日,记者来到临江市闹枝镇吊打村村民辛全江的榆黄磨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盎然景象,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
榆黄蘑又名黄金菇,属高营养、低热量食物。元宵节刚过,辛全江就将菌棚内布置一新,原有的木质菌架统一换成了钢架,一方面管理更为科学,另一方面增加了菌袋摆放的夹层,空间利用率大大提升。
辛全江告诉记者,这两年虽说蘑菇价格没太变化,但是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产量提高了,收入也随之增加。
都说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集娴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于一身的辛全江,也是与蘑菇一天天打交道而练就的。
一朵朵榆黄蘑个头均匀,长势喜人。从前期的发菌到后续的喷水、根据温度与阳光照射的位置,再到后续的收割蘑菇,其中的操作大有学问,一点儿都马虎不得。
据了解,辛全江家庭农场大棚日产量200多斤,年产量四万余斤,毛收入可达50余万元。真可谓小蘑菇,种出了大经济,带来了大幸福。
对于小蘑菇的种植,辛全江在新的一年也有着自己的打算,“今年准备上一些新品种,猴头菇、元蘑等。”
在这条由小蘑菇铺出的致富路上,辛全江的日子将越过越红火,越过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