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9日
首页
第04版:要闻链接

吉林农业大学:科技点亮春耕

□ 丁雷 李有宝 本报记者 徐文君

莫负春光好,备耕正当时。

春耕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既是播撒希望、孕育生机的开始,更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

组建专家团队,全覆盖服务春耕生产

作为全省备春耕生产综合服务指导组成员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适应社会形势,转变服务方式,火速面向社会发出《关于组建2022年备春耕生产综合服务专家服务团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的通告》。学校成立了吉林农业大学科技备春耕专家服务团,服务团由276名科技专家组成,涵盖大田种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畜禽养殖、园艺特产、中药材产业、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业信息化、农业政策管理等10个工作组。服务团面向社会公布专家电话,为农民提供春耕技术咨询。学校还依托吉林农大科技在线等平台不定期发布备春耕生产的实用技术,积极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和师生智力资源指导春耕生产,贡献吉林农业大学人才力量。

协同服务,联合开展备耕直播培训

为扎实开展科技助力春耕备耕工作,吉林农业大学与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科协将通过“科普中国”“云上智农”“吉农云”网络平台直播方式,联合组织吉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专家、吉林省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技术团成员开展专题培训活动。第一期培训共设五个专题:水稻延迟育苗技术、玉米高产栽培注意的问题及保全苗技术、大豆春播前的物资准备、春季设施果菜生产问题与措施、春季食用菌生产注意事项及问题解析。目前已经完成水稻、玉米、大豆3个专题培训,平均每个专题课程点击量在15万人次以上,取得良好培训效果。为了丰富直播内容,4-5月,学校还将重点围绕肉牛、果树、人参、杂粮等专题组织第二期10场次的专题培训直播,进一步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依托媒体,实现短视频快捷远程技术服务

除了大型协同直播外,学校还结合当前形势,依托媒体资源,采取专家居家直播、录播等方式,指导我省备春耕工作。学校积极联系吉林广播电视台,组织学校专家依托吉林广播电视台《乡村四季》栏目指导农民科学“备春耕”,陆续推出“育苗前如何正确处理种子”“免耕播种好处多,注意事项要记牢”“玉米地上可种植大豆”“牛羊春季驱虫注意事项”“花生种植注意事项”等20余个备耕生产短视频,浏览量达600万,受到全省农民的喜爱。

同时,胡文河、凌凤楼、乔宏宇、刘晓龙、夏艳洁、杨连玉、姜怀志、白庆荣等30多名吉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成员、吉林省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技术专家服务团成员、12316新农村热线专家、12582短信服务专家、12396科技特派员,在吉林广播电视台吉林大喇叭、吉林省科协智惠田等广播电视、微信、快手、抖音、吉农码多个宣传平台和微信群宣传备春耕生产和乡村振兴政策,推广农村实用技术,传播春耕生产信息,指导农民备耕。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