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滢滢 王政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我们选择了教书育人,就要把它当做事业,不求干得多么好,多么出色,但至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你能教会学生什么,教多少,全凭自己的良心和付出。每名教师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教过无数个学生,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往往并不多,特别是部分老师,让学生终生难忘,成为影响学生成长中的贵人,深受学生敬重,作为老师如何才能成为学生尊敬的老师呢?
一名亲友的儿子到了初中二年级,无论家长怎么劝说,也不愿意读书了,家长请我去帮忙,我进到孩子的房间和他谈了一会儿。看到孩子对我不再有防备心理了,就问他:“你不愿意读书,一定有原因的,否则你这个年龄阶段不读书干什么去?”孩子说:“我们英语老师总是瞧不起我,有一天,我们学校举行唱歌比赛,我去报名,他不屑一顾地望着我说,就你这长相,最好不要替我们班级出丑。老师拿我的长相讽刺我,我在同学中还有何脸面,我再也不去上学了。”尽管找到了原因,但无论老师怎么主动找孩子说话,孩子再也不愿意见到自己昔日的老师了,直到他转到一所新的学校为止。
学生年纪虽小,也有人格和尊严,无论学生成绩如何之差、甚至品性如何有问题,他们总是成长中的人,作为老师,不要去藐视他们,而是要适度的赞美他们。
学生王明在打扫卫生时教室玻璃没有擦干净而扣了分,再次清洁大扫除,我来到教室,就对王明说:“这次玻璃比上一次擦的好得多,上次属于意外,这次一定不会扣分,我相信你,因为你做事一直很认真。”老师这样一说,学生能不认真擦好玻璃吗?这样看似很简单的表扬,却让王明将卫生做得相当彻底。
王老师在当班主任期间,一天放在办公桌上的一支钢笔不翼而飞,问其他老师都说没看见,只有他们班级的小强同学来交过作业。经过老师暗中调查,确定钢笔是小强拿的。但是究竟怎样才能使他认识到错误呢?等到第二天放学后,王老师故意留下他,让他去教室检查门窗关好了没有,并与他交谈。对钢笔之事只字不提,而是从与此无关的班级小事慢慢谈到现实生活中拾金不昧的典型事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最后,王老师叫他到办公室把钢笔拿来,王老师在楼下等他。一会儿,小强走到王老师身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把那只钢笔递给王老师,王老师若无其事地插到了上衣口袋上。事后,班中的“好人好事”记录本上经常见到小强的名字。事隔多年,王老师每次收到小强的信中总有这么一句话:“我永远忘不了您对我的教育。”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正常的,不犯错误的学生不一定是好学生,犯了错误的学生也不一定将来会一事无成。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老师不要动不动就去揭学生的伤疤,该保密的老师一定做到守口如瓶,替学生保守秘密,其实也是对学生人格和尊严的尊重。
当老师的到学生中间,不要一味的去当评判家,而是学会当好听众。老师在聆听中,不仅让学生找到向老师倾诉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老师的聆听中能更好地寻找到学生心中的困惑,为有的放矢教育学生寻找到良方。
(作者单位:白山市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