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刘立敏 记者 郭小宇 报道 “以前这条路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遍地坑洼,实在不好走,现在改扩建后平整宽阔的路面,不但干净整洁,还大大缩短了路上时间,真是太方便了。”站在新建成的刘德公路上,德惠市岔路口镇群众高兴地说。
刘德公路是通往岔路口、大房身等乡镇的必经之路,在2019年之前,这条路因年久失修,让过往的司机和周边村民苦不堪言。为了改善路况,2019年9月末,德惠市决定投资9000余万,对该公路大房身镇高台子村至岔路口镇镇区段进行改扩建,全长24公里,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建成通车后,大大提升了农村公路的路网结构,给老百姓出行带来了极大方便。
刘德公路改扩建工程,只是德惠市众多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中的一个。十八大以来,德惠市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约13亿元。新建了四平川-太平屯、泡子村-哈里村等农村公路,共计1400余公里;建设了岔路口镇马家店大桥、菜园子镇套子里大桥等独立大中桥梁5座,共计1500余延长米;改造了大房身镇洋草沟桥、郭家镇长边线榆树桥等危桥124座,共计3100余延长米;改扩建了菜园子-松花江、松柏—苇塘等农村公路38条,共计290余公里。
6月初,德惠市2022年美丽乡村路建设项目就已经全面开工建设,计划今年全部竣工通车。美丽乡村路建设项目就是德惠市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系列助力项目其中之一。该项目总投资1344万元,项目落在米沙子、布海、大房身三个优势明显、富有活力的产业强镇,共建设塘坊村、岫岩村、常新村等7个行政村的7条道路、6道涵洞,路基宽度5.5米,路面宽度4.5米,总长度12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周边群众的出行环境,充分带动沿线乡镇经济发展,提升农村整体风貌,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市落细、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德惠市持续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累计投入13亿元资金,建设农村道路1600余公里,为百姓成功铺筑了一条条“致富路”“幸福路”。
截至2021年末,德惠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00余公里,比党的十八大之前增加700余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14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各乡镇、建制村百分百通达。目前,德惠市“四纵、四横、三环线”的公路网络已初步形成,各村屯道路支线发达,可连接农安、九台、榆树、扶余、宽城等地多个乡镇,加快了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有效促进了德惠市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