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3日
首页
第05版:专家热线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治疗

□ 植保专家 张振铎

纹枯病在玉米的所有生育阶段都可发生,但苗期发生轻、扩展慢。一般先发生在下部茎节的叶鞘和衰老的叶片上,发病初期在下部叶鞘及叶片基部产生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很快多个病斑汇合,呈现为大片的云纹状病斑,造成叶鞘死亡、叶片干枯。严重时病菌可穿过叶鞘侵染茎秆组织,逐渐造成茎秆内部组织解体,薄壁组织消解只剩纤维素,遇强风植株容易倒伏。果穗受害后,苞叶上同样产生云纹状病斑,病菌可穿透苞叶侵染籽粒,在籽粒表面产生白色的菌丝,引起果穗干腐。气候潮湿时,发病组织表面、叶鞘内部、苞叶内部的白色菌丝体常形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逐渐变为褐色或黑褐色、大小不整齐的颗粒状。

纹枯病的病原为丝核菌,适宜生长条件为温度25-30℃,相对湿度90%以上。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菌核的方式在土壤中或植株病残体上越冬,春季气候条件适宜时,土表菌核恢复生长,菌丝扩展到植株与土壤相接的叶鞘形成侵染,引起植株发病,并逐渐向上蔓延发展。雨日多、降雨时间长发病重,土壤肥沃发病轻,土壤贫瘠发病重,连作、偏施氮肥、密植低洼地块发病重。

纹枯病菌核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并逐年积累。因此必须注意纹枯病的防治。实行轮作倒茬,与豆类等非禾本科作物轮作,降低侵染概率;玉米播种前采用噻虫嗪·噻呋酰胺进行药剂拌种,合理确定株行距,避免密度过大;平衡施肥,施足基肥,增施腐熟农家肥、有机肥、微生物菌肥,补施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排灌,雨后及时清淤散墒,防止内涝;摘除田间老叶病叶,带出田外销毁,秋后将发病的植株清出田外,彻底清理田间病残体,减少田间菌源;常发地块需要进行化学防治,在拔节期喷施井冈霉素或腐霉利,防止纹枯病蔓延发展。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