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孙琪 记者吴连祥报道 黑土地资源是大自然最宝贵的恩赐和资源禀赋,堪称耕地中的“大熊猫”。为了保护逐步退化的黑土地,柳河县认真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积极推广秸秆深翻还田技术,全县秸秆深翻还田技术实施面积已达到20.51万亩。
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可显著提高农作物秸秆有机肥资源利用率,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基本解决了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的退化问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节肥增效。因此,柳河县把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摆到突出位置,充分利用会议、大喇叭、宣传展板和新媒体,开展“珍惜黑土地、保护黑土地”宣传活动,增强全民珍惜黑土地、保护黑土地的意识,普及黑土地保护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黑土地保护的氛围。
县校合作,优化技术。与吉林大学团队合作,重点攻关水田黑土地保护技术,采取水稻秸秆半量配施有机肥的技术模式,提高耕层深度,实现增加土壤有机质目标,解决了水田秸秆腐化产生氯气影响稻苗的难题,为灌溉能力有限地区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模式。
以点带面、试验示范。探索实施在深松土壤的过程中增加有机肥进行黑土地保护的技术模式,不破坏原有耕作垄,还能增加土壤肥力。采取“以点带面、试验示范”的形式,鼓励合作社或者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土地全程托管,深翻播种一体化,直接用大型机械替代小型机械。对于深翻地块实行重镇压,为第二年小型机械作业提供良好环境。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资金5358万元,实施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面积7.07万亩,水田半量秸秆深翻配施有机肥面积13.52万亩。项目区的耕地质量、耕层平均厚度及黑土地有机质含量逐年提高,土壤抗风蚀水蚀能力、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通过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加快了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全县农机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农机保有量大幅攀升,目前,参加项目的6个合作社机械总数已由原来的42台增加到12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