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亚兰
又是一年中秋夜。稀疏的星辰在深邃的夜空里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皎洁的月光辉映着苍茫大地。
此时已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只有天上那轮圆月隔着玻璃窗,在和我深情地对望。透过明镜般的月光,我仿佛看到了一栋栋漂亮的房子,分明是我乡村老家投射过来的真实影像。
2013年春天,为了照顾小孙子上学,我和爱人进城了。虽然老家离县城只有四十里路,但终因房屋易主,故此已物是人非。老屋旧居瞬间变成了梦中故乡,老屋的主人也成了滚滚红尘中的来往过客。
我的老家在扶松公路沿线的南侧。因为靠近公路,所以每逢外出西去路过这里时,我都要凝神观望公路旁老家所在地的蓝色指示牌,还有那座雄伟壮观的村部社区迎宾大门。紧挨着公路边那个红色屋脊,粉色墙体的美丽小村庄就是我的乡村老家。
那一年的“五一”前,我和爱人处理完家中大大小小的畜禽和所有的农机具,将土地承包给了别人耕种。一切安排妥当后,临走时爱人招呼我上车。我再次环顾一下公婆留给我们的老宅院,要锁门的时候,止不住的眼泪流下来打湿了衣襟。我一步一回头,蹒跚地挪着脚步,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曾经朝夕相伴的老屋。
说是老屋,其实是由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泥草房,经过了八十年代中期重新翻盖的三间砖瓦房,到2011年重新改建成新型欧式民居。短短几天时间,一座陪伴我近三十年的老屋,就这样被我狠心地抛弃了,每每回想起来心里就隐隐作痛。
初到繁华喧嚣的市区,举目无亲,一切都感到陌生。想家的念头便不住地在心底滋长。时逢中秋佳节,身居小楼的我总是在寂静的夜晚凭窗远眺。望着窗外那如水的月色,不禁想起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此时他们正在起早贪黑地抢收地里的庄稼。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月亮和星星还没有隐退,大家就争先恐后地吃罢早饭,顶着透骨凉的霜露上地里劳动了。
我从小在乡村里长大,走过了三十多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岁月。心中一直怀着一个梦想:将来有朝一日脱离农村,不再干地里繁重的农活,不抱柴、扒灰、烧火,去城市里住高楼享清福。
可是在城里住了几年后,每到春暖花开时节,我就特别想念乡下家里的小菜园。虽然苦点累点,不仅每天都能吃到自己亲手种的纯绿色新鲜蔬菜,而且边吃边种,一直能吃到中秋节过后到霜降为止。尤其是一到冬天,晚上总能睡上热乎、舒服的大火炕。
每当傍晚夕阳西下,城市里高耸林立的楼房遮挡了我的视线,既看不到家乡天边那红彤彤火球般的落日美景,也看不到清晨和傍晚小村上空飘起的缕缕炊烟,更看不到乡里乡亲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只能倚窗遥望天上那轮明月,向它诉说着心中对故居的无比思恋之情。
我的农村老家,地美、天蓝、人亲、水甜,中秋月更圆。那是个让我一辈子永远也忘不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