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穆
近年来,长春市双阳区畜牧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一流标准拉升发展标杆,创新发展模式,打造畜牧产业亮点。
聚焦特色产业,提升梅花鹿产业竞争力
抓好鹿养殖基础,为鹿业发展增动力。几年来,双阳梅花鹿养殖量及鹿副产品产销量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截至目前,全区梅花鹿发展到31万只,2021年产鹿茸500余吨,增幅均超过10个百分点。
做好鹿精深加工,为鹿业发展强实力。目前,全区从事梅花鹿产品加工企业50余家,生产加工十大类1000余个品种。全区各类鹿产品经销网店及企业320余家,年交易鹿副产品超7000吨,鹿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70亿元。
拓宽鹿品牌市场,为鹿业发展添活力。精心组织承办中国梅花鹿节及鹿王评选大赛,深入挖掘梅花鹿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建设了鹿文化博物馆、鹿文化主题公园等一批鹿文化设施,拍摄了以梅花鹿为题材的电视剧《鹿鸣春晓》,有效提升了双阳梅花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深挖产业根基,持续扩大肉牛产业规模
抓项目引领,强化产业推进体系建设。坚持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与龙头企业合作,延伸产业链条,与水发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风、农、牧一体化项目开发协议,北京中农吉牧集团、香港金马兴牧集团两个超万头肉牛全产业链项目初步达成投资意向。
坚持重点全面双向推进,积极培育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项目,新建彦龙牧业、齐万年养殖场等百头育肥牛养殖项目3个,改造提升山河、太平、鹿乡母牛繁育基地3个。抓资金扶持,强化金融助力体系建设。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障养殖户资金安全,为养殖场(户)补贴肉牛保险,有效提升抗风险能力。同时为肉牛活体抵押贷款政策的落实奠定良好基础。积极搭建平台,推进银行、保险、农担等金融部门参与制定肉牛发展信贷扶持政策,降低养殖场(户)融资难度。目前肉牛养殖场(户)贷款余额9300万元。精准扶持中小养殖户,推出“惠E农”“农易贷”等专门面向中小型养牛户的优惠贷款产品,放宽贷款条件,助力小规模养牛户不断壮大。
抓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积极与省市科研院所、高校对接,聘请专家开展秸秆饲料化、肉牛新型养殖技术、疾病防控、性控繁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培训,持续提升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线上线下累计培训400余人次。组建科技服务队,以村为单位,对1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实行技术指导网格化管理,面对面指导服务,及时解决引种、防疫、繁育等各环节遇到的问题,目前已覆盖养牛户1000余户。
深耕绿色发展,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从2017年开始,双阳区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区级财政共拨付600余万元,经过几年的持续推进,到2021年末,双阳区建成了1家专业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企业、新建了7座覆盖各乡镇(街)的区域性畜禽粪污集中收集站,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从2018年的73.6%提高到90.1%以上、规模养殖场设施配套率从2018年的28%提高到100%,全区粪污设施配套和粪污利用情况取得了质的飞跃。同时,双阳区率先应用的全覆膜好氧发酵技术模式成为全省推广的典型模式之一,双阳区采取政企合作建设粪污集中收集站的合作方式多次得到省市表彰。
强化服务保障,建立畜禽产品安全网保障产品安全
双阳区已全部实现猪、牛、羊、禽类的“定点屠宰,集中检疫”。为保证群众食肉安全,确保五个标准:即入场畜禽持证率、待宰畜禽检疫率、屠宰检疫率、出厂产品持证率、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
强化市场监管,如饲料、兽药市场的整顿,通过实施专项打假整治行动,有效肃清了市场的不良风气,营造了良好的经营氛围。
加强对肉、蛋等畜禽产品的抽样检测。同时加强对各经营单位的诚信教育和业务指导,努力提升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守法意识。
完善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体系建设,重大疫病免疫密度常年保持100%,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70%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疫情。开展防疫工作常态化,严格口蹄疫、仔猪副伤寒、羊梭菌病等疫病的免疫工作,做到应免尽免,确保全区没有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双阳区畜牧局将紧紧围绕“打造活力新城、建设魅力之区、铸就实力双阳”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千亿级梅花鹿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等重大工程,着力发展现代畜牧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