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2日
首页
第05版:黑土地

回家路上忆年俗

□ 王永林

腊月底的北国银装素裹,撩动着游子的心。就盼着可以回故乡过年这一天了!我们一家六口老少三辈,带着早已准备好的行装,乘着高铁兴高采烈地踏上了最幸福的回家路。

列车所经过的城镇红旗飘飘,车厢里回家过年的人们荡漾着微笑。两个孙女拉着我的手,央求给她们讲故乡过年的习俗。

记得故乡腊月二十三小年晚上掌灯以后,此起彼伏的“轰!咔!”的“二踢脚”杠杠地在村子里升空,家家户户祈求手里还攥着一大块糖稀胡子邋遢的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伴着“千树万树梨花开”般的瑞雪,载着庄稼人的梦想,隆重开启了那些飘落到白山黑土十里八村的千家万户的年俗。

“二十四,写大字。”腊月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带上大红纸,请村子里的学究级人物泼墨挥毫拟写春联,老先生家门庭若市应接不暇好不热闹。他一大早就在饭桌上激扬文字,旁边有“书童”伺候,常常忙到落霞余晖。春联的内容有寄情言志传承家风的,也有期盼幸福安康五谷丰登的,有流芳千古的铿锵力作,也有自创新编的时尚精品。它既记录鲜活的历史故事和人物风流,表达人们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蕴含着无穷的哲理和智慧,又传承着前人的精神力量,承载着未来期许的美好。春联氤氲墨香洋溢吉祥,是民俗中传承千年的文化宝藏,是记忆里红红火火的真诚祝福,是笔尖上陈久弥香的年味荡漾。

“二十五,扫尘土。”《诗经》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的吟咏;《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民间就有了春节前扫尘的风俗,到了唐宋已非常盛行。宋人吴自牧《梦粱录》描述:“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扫尘承载了除陈旧,驱晦气,喜迎新的寓意。“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在岁月的风尘中忙碌四季的乡亲,男女老少齐上阵,犄角旮旯大扫除。叔叔婶子搬箱倒柜,哥哥姐姐围着花头巾挥舞笤帚扫尘,半大孩子握着抹布或旧报纸擦地柜上的大镜子和窗玻璃。扫除告捷,孩子嘴里含着老人奖赏的糖球,穿上盼望已久的新衣。新年的黄历也端挂在柱子上,小大人儿们争抢着看明年自己最关注的日子。扫尘土仿佛把生活中的不如意和烦恼都扫掉了,一年的艰苦辛劳,尽在欢快气氛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二十六,烀猪肉。”东邻西舍进了腊月门杀的年猪肉,藏在院内冰雪制成的天然保鲜的冰窖里。二十六一大早,男人把肉刨出来解冻,家庭主妇开始忙活烀肉。我7岁那年,奶奶扎着围裙刷锅烧水,把肘子等要烀的一大锅肉刮毛洗净,切成大块凉水下锅,我在灶前添柴烧火,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我不停地问奶奶,肉什么时候能烀好?她边用筷子扎肉,边开导我“火候足时它自美”。见她捞出来一大块肥肉,我盯着那块肉直往跟前凑。奶奶笑着说:“傻孙子,这是给老祖宗上供的,咱们吃的放上佐料烧几个开,入味儿才能好。”终于等到肉烀好了,奶奶悄悄撕给我一大块瘦肉,在灶坑边嚼着,香得我满嘴流油。二十六家家户户都在一个时段用大锅烀肉,村子里欢声笑语伴着炊烟袅袅,空气中弥漫着肉香。

“二十七,杀公鸡。”“无鸡无鱼不成席”,过年吃鸡鱼取吉庆有余之意。当年春季里孵化的农家散养小公鸡,肉嫩味美,是庄稼人过年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还有“二十七,赶大集”一说,没来得及买的串门子用的馃子,燃放的鞭炮、香烛、烧纸,给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年货这一天都要悉数备齐。这个大集是一年中唯一的也是最热闹的年味极至的“拉场戏”。

“二十八,白面发。”年关越来越近,八谐音是发,过年的馒头面发得好,蒸出来开花,一年的日子就四平八稳兴旺发达,因此每家对蒸馒头都特别在意。做型的时候,还要捏长相好看的新年属相和面鱼。准备上供的开花馒头蒸好后,用洇湿的苘麻果蘸粉纸或红纸,印上粉红色的菊花一样的花,既喜庆又美观。老人常说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长辈和做妻子的,不忘用心良苦地借此习俗,给儿女和丈夫以长了一岁应上进珍惜的提示,盼着不怎么着调靠谱的人能“三十六岁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二十九,把油走。”“走油”是炸油炸糕、麻花、油丸的小名。为了丰富节日的吃食,这天要用平常点点滴滴省吃俭用的豆油,炸点麻花油炸糕油丸子什么的。九还寓意着人长久日子越过越有,连女人怀孕都说有了。大人会告诉小孩子过年的忌讳,如不能说“油干了”“完了”“没有了”“死了”等等。二十九的上午,各家边走油边贴年画。老人屋子墙上贴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的松鹤图;年轻人屋里贴白胖娃娃扎着肚兜兜,骑着一个大鲤鱼,在荷花荷叶中穿梭的。

年三十儿吃过早饭,在外的家人都回来了,家家户户开始贴春联“封门”,对联横批下配上挂旗(钱)贴上福字祈求丰年。家庭主妇开始打理下午一家人最丰盛的团圆饭,男人在院子里架好晚上“发纸”的篝火堆,小孩子央求奶奶讲神鬼或老祖宗的故事,刨根问底过年的“十万个为什么”。叔叔还要小心翼翼地把在热炕头炕着的,晚上请神用的二踢脚、麻雷子的捻儿挑出来,给灯笼里安上蜡烛。爷爷讲着过去没文化的人家,误把房门贴上了“肥猪满圈”“金鸡满架”的笑话,把我们这些小孩子笑得满炕打滚儿。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弟弟到农安高铁站来接我们,坐着锃新瓦亮的商务车回到哈拉海,亲人们已经把一大桌年夜饭准备好了。这次回家过年,孩子们可以直接感受代代传承生生不息的迎年味道,感受温情温暖温馨,分享乡村振兴给亲人带来的幸福今天和美好梦想。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