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点下课,她16点02分在家吃猕猴桃了……”去年7月,一篇女儿拍下妈妈逃课回家吃猕猴桃的照片笔记火了。她写的送妈妈去读老年大学系列笔记获赞20多万。
老年大学生活到底什么样?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多人关注?
角色互换,女儿送母亲去上学
逃课回家吃猕猴桃的张阿姨高中毕业后,当了八年代课老师。为了多赚些钱贴补家用,她辞掉工作,和丈夫一起开了一家汽车配件门市部。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又相继扩展了几家门店。
日子在忙碌中度过,一晃30年过去了。眼见女儿已经结婚成家,儿子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丈夫决定把店面都盘出去。可张阿姨不愿意,担心闲下来无事可做。这时,女儿小徐鼓励道:“您之前不是想上大学吗?现在正好可以上老年大学呀!”
听了女儿的话,张阿姨眼前一亮。的确,她曾因未上大学而深感遗憾,没想到女儿竟记在了心上。可她所在的杭州市萧山区的老年大学特别火爆,报名需要摇号。小徐决定帮妈妈碰碰运气。为了提高成功率,张阿姨选了相对小众的越剧班和诗词鉴赏班,没想到竟一下子报上了。
2018年9月3日,老年大学开学,小徐开车陪妈妈去报到,还打趣道:“终于轮到我替您交学费了。”回到家,丈夫逗她:“今天上学有没有哭呀?”张阿姨哈哈大笑,感慨被当成小孩宠溺的感觉真好。小徐对爸爸说:“等您到了年龄,也送您去上老年大学。”因为当地老年大学要求女性满50周岁、男性满60周岁,徐爸爸的岁数还不够。看到妈妈兴奋的样子,小徐决定承担起接送妈妈上下学的任务。
收获快乐,上学就是享受生活
小徐发现,自从上了老年大学,平时慵懒的妈妈竟然变得越来越精致。她每次上学前都要精心打扮一番,不仅换上了时髦的衣服,还化了妆,有时在车上还不忘补一下口红。
如果早到了,妈妈便不肯下车,说学校规定不能太早到;如果迟到了,妈妈也能不慌不忙地优雅离去。有时刚送妈妈去上课不到十分钟,抬头发现她和同学在校门口吃雪糕;有时11点下课,妈妈11点半才出来……最让小徐无语的是,妈妈上课时还经常给她发信息:“这位姐姐戴戒指还加手镯呢,好生羡慕!”
每当发现有趣的事,妈妈都会发给小徐,小徐便假装严肃地叮嘱妈妈上课不要玩手机。其实,小徐特别喜欢和妈妈这种互动,妈妈开心正是她想要的结果,尤其陪妈妈上下学的过程,让她感觉和妈妈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角色互换,孩子当上了父母的“家长”,有趣又有爱。那么,父母在老年大学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呢?
张阿姨上的第一节课是越剧课。她以为只是听听曲子,跟着老师唱两句。没想到老师特别认真,教完一个片段后,学生不仅要在台下跟唱,还要配上各种动作,甚至还会被叫上台当众表演。为了不当众出丑,每次她都坐在后排,这样可以在老师点完名后偷偷从后门溜走。
张阿姨所在班级的出勤率不是百分之百,但老师从来不生气,只是温和地提醒:“别人想报名都报不上,你们报上了怎么还不珍惜?”“这个年纪,学习就是图个快乐。”但张阿姨认为越剧太难,以致失去了兴趣。
不过,对喜欢的诗词鉴赏课,张阿姨从来不逃课。有时下雨,女儿没时间送,她也会自己打着伞去上课。晚上睡不着,灵光乍现,诗兴大发,她就起床拿起纸笔写上一首诗。“以前高中老师讲得太没意思,自己不爱听,所以就学不进去。”重回学生生活,张阿姨感觉完全不一样。没有沉重的思想负担,只凭兴趣投入其中,反而越学越有劲儿,越学越快乐。
最让张阿姨开心的是,她在老年大学交到了很多朋友。几个姐妹经常相约到公园散步、骑行,还一起参加街道举办的合唱团。此外,张阿姨发现老年大学简直就是个宝藏,有的同学会摄影,有的会打太极……跟这些人在一起,何愁生活没有乐趣?
老有所为,让生活充实起来
像张阿姨这样喜欢老年大学的人越来越多。
居住在新疆克拉玛依的柴丹早在退休前就从同事口中听说了有关老年大学的事,去年刚一退休,她就报了名。本就爱美的她报的是模特班和舞蹈班。作为一个门外汉,她本来是抱着玩玩的心态去学的,谁承想,一走进老年大学,发现老师很专业,教得特别认真,同学们也学得特别认真。这让她无形中被感染,也认真地学起来。
深入学习后,柴丹对模特和舞蹈有了新的认识。以前看模特走T台特别轻松潇洒,没想到自己走时却特别累,一会儿就腰酸背痛。“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却忽略了人家背后的付出。”通过学习柴丹才知道,舞蹈的每一个动作,甚至看似不经意的转身,都有特定的含义,并不是随便动动手脚就能达到效果。最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在这群已经退休的姐妹身上,她没有看到日渐迟暮的落寞,反而感受到了活力四射的热情。积极向上,快乐自律,这也正是她所向往的生活状态。
自从上了老年大学,柴丹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的。上午去上学,下午去健身,偶尔还会和同学一起出去旅游。自律的生活让她身材苗条,气质优雅,甚至还练出了腹肌。
在柴丹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这不仅能让自己受益,还能为孩子做榜样。
与很多人不同的是,罗叔叔是来女儿家时上的老年大学。退休后,他和老伴儿从老家江苏到成都帮女儿看孩子。老伴儿细心能干,照顾孩子大多由她负责,这让罗叔叔感觉无事可做,女儿便提议让他去上老年大学。罗叔叔很感兴趣,报了书法班。
罗叔叔学得很认真,每节课都准时去,每次回家后都会勤加练习,非常认真地完成作业。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他的书法水平提升得很快。
一学期结束后,罗叔叔回了老家,但练习书法的习惯保持了下来,每天都坚持练一小时。女儿每次发视频,他都会拿着自己的书法作品炫耀:“你看我有没有进步?”
老年大学让很多老年人重新找回自我,实现了年轻时的梦想,不仅开阔了视野、交到了朋友,还增进了和家人之间的感情,真可谓一举多得。
据《婚姻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