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6日
首页
第06版:黑土地

玉米穿子

□王爽

多年以来,玉米一直是东北农村最主要的农作物。其原因除了它比别的农作物产量高,再就是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更适宜玉米的种植。

进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玉米开始成为千家万户的基本口粮。每逢秋收季节,玉米完全成熟了,农户都把自留地里的玉米棒子收回家,晾晒一下后储存起来。有时生产队为了省事,也把未脱粒的玉米棒子折合成口粮,分到各家各户。因此从秋到冬,家家都有一个小型的玉米楼子,炕上还有个装着玉米的大笸箩。那时候没有电视机,每天晚上常常是一家人围坐在大笸箩旁,一边搓玉米一边聊天,或是大人给孩子讲民间故事。火炕很热,玉米粒干得也快,干好后装进袋子里,扛到村头的碾房里碾成玉米面,便可做发糕或饼子食用。

玉米粒密密麻麻地长在棒子上,很难往下搓,需要用一个锐利的工具,从玉米粒中间豁出几道沟来,其余的玉米粒才容易往下搓。有的人用锥子、剪子什么的往下戳,但这样并不方便,还有划破手的危险,于是有聪明手巧的人就发明了实用的玉米穿子。

制作玉米穿子的主要材料是一根长约40厘米、直径近10厘米的榆木或榆木树根,后面留个粗壮的枝丫或是自然弯用做把手,将圆木的上侧砍去,并挖出一道深槽,在中间打一个鸡蛋大的孔,孔的下边镶嵌一颗露出尖的大钢钉。

人巧不如家什妙。把玉米顺着那个槽往钢钉子尖上用力一推,钢钉子尖就将玉米划掉一趟,留下一道豁子来,划掉的玉米粒从中间的孔漏出去,流到笸箩里。如果在一棒玉米上均匀地划出三四道豁子,剩下的玉米粒就能轻松地往下搓了。有了玉米穿子,搓起玉米就事半功倍了。

由于玉米穿子的选材和制作都很麻烦,也就不见得家家都有这个东西。因此屯子里的几个玉米穿子,到了秋后很少有闲置的时候。谁家需要用玉米穿子就得先去主人家报名排号,前一家刚用完,后一家就拿走了。一个玉米穿子用久了,就会越发光滑细腻,泛着黑红色的光泽,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下已经普遍用上玉米脱粒机,很少再用手工搓玉米了,玉米穿子也就被人们遗弃了。前些日子回乡下,在亲属家看到一个玉米穿子。我说,这东西可要好好收藏,将来也会是一件值钱的古董呢。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