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3日
首页
第04版:特别关注

去田间“把脉开方” 到基层“传经送宝”

——吉林农业大学专家走进长春市四家乡

□ 本报记者 郭小宇

四月的吉林,乍暖还寒,生机盎然。

正值备耕关键时节,吉林农业大学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中心专家走进长春市莲花山生态旅游区四家乡,为当地农民送去农业技术指导。这次送科技下乡的专家是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专家耿艳秋和玉米专家郑洪兵。

听说有专家要来,四家乡光辉村的村民早早就来到村部等候。

专家刚刚落座,村民便踊跃提问。

“耿老师,我家水稻育苗总是出得不好,是咋回事啊?”

“郑老师,你说这玉米到底需不需要掰丫?”

……

对于农民提出的问题,两名专家纷纷给予解答,会议室内不时传出阵阵掌声。

咨询会结束后,耿艳秋来到村民王大勇家的育苗室,在观察苗情的同时,详细解答育种中遇到的问题。针对王大勇提出的如何通风、浇水等生产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耿艳秋不仅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还在现场开展教学,手把手地教王大勇如何处理会更加有效。王大勇兴奋地说:“很多水稻生产知识我都是从别家看的,就是了解个大概,具体为啥那么做并不清楚。这回耿老师一讲,我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心里的疑问就解开了,真是太感谢了!”

耿艳秋对记者说:“我们平时常带学生到田间地头做实验,深深地感受到农民对于科技的渴望,所以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参加科普下乡活动。”

光辉村的行程还没有结束,杂木村的农民就开始给带队老师打电话,询问啥时候能到杂木村,大家都有一肚子问题想要咨询。

顾不上休息,专家又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了杂木村。杂木村主要以玉米种植为主,农民咨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玉米产量、化肥使用及土地板结处理等生产环节上。郑洪兵从农机具使用和改良、化肥如何合理施用、大田耕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农机具如何改造,郑洪兵还找来纸笔,一步一步画出来。

村民张红军留下了郑洪兵的联系电话,“我种了大半辈子地,用的还是从父辈那继承的老方法,虽说这些年有些改进,但是总感觉找不到门路,这次听了郑老师的课,很多疑惑一下子就解开了。今天把郑老师的联系方式要过来,以后遇到难题,我还得咨询郑老师。”

一天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但村民意犹未尽,聊兴甚浓。已近傍晚,村民舍不得让专家回长春,争先恐后邀请去自家做客。专家说第二天还要上课,便在村口依依惜别。客车开远的时候,还能看到村民站在村口不停地挥手。

耿艳秋和郑洪兵说,“我们平时在学校教书育人,研究课题,但是心里总想着要深入到农村生产一线,多和农民朋友聊一聊、坐一坐,了解他们心里最想掌握哪方面技术和技能,我们也能在科学研究应用方面更加精准发力,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吉林农业大学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中心蔡亚南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推动农大专家送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民送去简捷实用、增产增收的科学技术,为全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贡献更大力量。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