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我们总共接待游客7万人次,5月1日单日接待游客2万人次。”浙江义乌李祖村党支部书记方豪龙向记者介绍近期接待情况。摘掉“水牛角村”帽子的义乌李祖村,曾经“脏乱差”的杭州临平塘栖村,一度转型举步维艰的安吉余村,如今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
5月9日至11日,中央媒体及省、市党报和报业协会负责人、记者走进浙江美丽乡村,探寻“千万工程”的浙江实践。
从“水牛角村”到“国际创客村”
初夏日暖,好雨纷纷。经过20分钟左右的车程,记者来到距离义乌市中心10公里的李祖村。虽然下着雨,但白墙黛瓦的义乌李祖村,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
造物社、合和棉麻、佩弦竹艺、南瓜家糖水铺……村子曲径蜿蜒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各类特色店铺。“经营美食、手作的小店不少,但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商业味不重。”一名来自安徽的游客与记者交流。
“店内主营广式糖水,三年前从城里搬过来。之所以选择李祖村,是觉得这里节奏慢、风景美,年轻人创业氛围好,村民友好接纳度高。”南瓜家糖水铺店主封玲是湖南人,但她选择了在浙江乡村创业,她既享受乡村的生活,也在努力工作。
与封玲经历差不多,李祖村西班牙火腿主理人杨聪云也是“新义乌人”。由她主理的线上店铺直播间非常火爆。一根根西班牙火腿乘着“义新欧”中欧班列来到义乌,在乡村直播间冲到了小红书西班牙火腿类目第一名。
“新义乌人”在浙江美丽乡村扎了根,义乌当地年轻人也纷纷回乡创业。“我是义乌人,选择在乡村创业,是看到了这里的宁静、纯净以及烟火气。”记者见到“沙漠的染坊”布艺工作室90后创业者楼沙漠霜时,她正忙着招呼客人顾不上说句话。店内,一款名为“前兔无量”扎染小兔子香囊被游客一抢而空。
成为当下的“国际创客村”之前,李祖村是名副其实的“水牛角村”。
“水牛角村的意思就是看不到发展希望的穷村庄。”方豪龙说,和很多浙江乡村一样,李祖村曾是“脏乱差”落后村。
“村民收入来自‘三金’:薪金、租金、股金。”面对记者,方豪龙道出了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持续增长的秘诀。
据了解,李祖村是典型的城郊村,存在发展空间少、老百姓居住环境不够好等问题。为解决部分村民住房困难问题,2017年,村集体开建两幢小高层,此后又着手做了两件事:在楼房前打造“妈妈的味道”小木屋美食街,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旧屋腾出的空间,由村里收回后进行修缮改造,引入创客等新业态。
目前,村里引进各类业态创客52家,全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2022年高分创成省第二批未来乡村。据统计,2023年全年李祖村农创客队伍累计带动消费5848万元,带动村民人均收入6万元,推动村集体经营收入356万元。
从脏乱差到美丽宜居
当下,是枇杷收获的季节。
塘栖枇杷是当地农业“金名片”。清光绪《塘栖志》中记载:“四五月时,金弹累累,各村皆是,筠筐千百,远返苏沪,岭南荔枝无以过之。”
日前,记者走进杭州临平塘栖村,家家房前屋后的枇杷树硕果累累,三五老人坐在塘边闲聊,好不惬意。
这里是浙江美丽宜居示范村,谁又能想到,20年前的塘栖村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村、脏村、乱村,老百姓守着一亩三分地,一年苦到头也没有多少收入。
村民沈雄伟记得,那时候,村里水沟池塘臭气熏天、房前屋后垃圾遍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青年人纷纷离家外出打工,他也不例外。
塘栖村党委书记唐国标告诉记者,“河道清淤、拆除违章建筑、整治一户多宅……我们以打造‘和美乡村’为目标,用一场场攻坚战,打造出了如今的‘样板村’。”
在外创业的沈雄伟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村里鼓励村民创业,果断回来开起了农家乐。他说,2019年开业后,生意一直不错,高峰时一天能接待五六百人。靠着农家乐,沈雄伟一年大概能有500万元的营业额,净利润七八十万元。他计划着开分店,并建配套民宿,“希望生意能像村里的发展一样越来越旺。”
寻回绿水青山
连绵的山、流淌的水、摇曳的竹,披翠盈碧……在浙江安吉余村,记者看到了深浅不一的绿。
事实上,余村也遭遇过“成长的烦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水泥厂、矿山遍布,炸山开矿造成“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让老百姓饱尝环境污染之苦。
走到举步维艰的转型路口,余村决定关停矿山,调整发展模式。
矿山关停的直接影响就是集体经济与百姓收入双双下滑。那也得痛定思痛,转型就是革自己的命。
余村通过复垦复绿、治理水库、改造村容村貌,农家乐生意红火,乡村旅游风生水起,竹林碳汇让村里实现了“靠着空气能卖钱”……
近年来,余村积极贯彻“两山+双碳”理念,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创建全国首个全要素“零碳乡村”。
从高空俯瞰,安吉天荒坪镇的山岭间,一汪碧水波光粼粼。这是我国首批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之一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上水库。建成20余年来,这块绿色“蓄电池”不仅每年带来上亿元的发电效益,而且为保障华东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提高电能质量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清洁“蓄电池”助力绿色发展的同时,新业态也在余村落地生根。
2022年7月,“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推出。现在全球合伙人已涵盖研学教育、文化创意、农林产业、数字经济等类型,共有50余个合伙人项目入驻,上千名大学生来到余村及周边村庄工作生活。
“近年来,余村在发展中进一步意识到,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迭代升级是必答题。”安吉余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说。 据(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