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6日
首页
第01版:要闻链接

久久为功 向绿而行

——我省“三北”工程攻坚战综述
魏静 赵冷冰 王万峰 本报记者 徐文君

初夏的风,轻柔而又温暖。

前郭县国有林总场深井子林场新种植的10万株“小乘黑”,在阳光下肆意地伸展着枝条,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深井子林场防护林,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三北”工程攻坚战高质量发展、筑牢中国北方绿色屏障的一个缩影。

我省“三北”工程建设范围涵盖53个县(市、区),占全省总面积的86.9%。工程自1978年启动以来,已经完成五期工程建设,以防沙治沙和农田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增加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初步建成了带网片、林路渠相结合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昔日茫茫沙海,今日勃勃绿洲。

增绿 拓展生态新版图,提升“绿色产值”

百鸟翔集、水清岸绿。

夏日的查干湖飞鸟成群,绿锁黄龙。昔日寸草不生的白沙尖变成绿洲。前郭县森林、草原、湿地、沙地的一体化保护修复初见成效。

深井子林场场长徐开明告诉记者:“自今春开展‘三北’工程攻坚战,林场组织职工和当地农民200多人,采用机械化定植、水栽等方法植树10万多株。以前这片都是沙地,风沙比较大,一刮好几天。通过‘三北’工程植树造林,现在这里已经土质化了,变得有点像黑土地了,风小了,沙少了,对农业生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附近老百姓都受益。”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大安市境内的S516公路两侧,四行柳树组成的防护林带摇曳着身姿延伸至远方,守护着两侧的原野。

近年来,大安市将绿色通道工程作为“三北”工程攻坚战的主战场,加大公路两侧绿化力度。10年时间,大安市出资1亿多元用于绿色通道建设,完成主要公路干线两侧绿化190公里,栽植柳树大苗32万株,昔日的“光板路”变成“绿长廊”。

大安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李会清说:“针对公路两侧多是盐碱地造林成活难的问题,大安市采取客土造林的办法提高林木成活率,把地表面上40厘米之内都换成从外地运来的客土,共换客土64.2万立方米,林木成活率非常高。绿色通道等防护林建设对保护周边的农田和草原、改善盐碱地有很大作用。现在,树木覆盖率高的乡镇,明显每年降雨量更高,风沙变小。”

“三北”工程攻坚战以来,我省将绿色通道、农田防护林、流域治理有机结合,提升农田、公路、铁路、河流防护林网的修复完善,力争建设屏障牢固、网络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防护林体系。

农田防护林建设取得新进展。2019年,我省启动中西部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完善工程,共投入资金1.59亿元,采取恢复、新建、改造、更新模式,对防护林网进行系统性补充、完善和提高,农防林防护效能得到提升,防护林质量得到提高,在保护黑土地、维护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省共完成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113.5万亩,道路、江河绿化7200公里。“三北”工程区已基本形成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功能防护体系,成为保护黑土地和确保粮食安全的“绿色城墙”。

兴绿 推进高质量发展,焕活“金山银山”

绿色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生态保护更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能。

我省把“三北”工程攻坚战建设与生态产业相结合,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种植、旅游等产业。我省大力推广红松、文冠果、沙棘、山杏、元宝枫等生态和经济兼用树种造林,引进枸杞、扁杏、柽柳等灌木经济林树种,提高造林的经济效益。

良好的生态不仅意味着人居环境的提升,更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更多的群众从绿色发展中获益?透过大安市越来越好的沙棘产业,或可窥见一二。

大安市在盐碱地和沙地上种植沙棘2万亩,采取国有林场出地、企业负责种植和加工销售、当地农民负责采摘的模式,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成为乡村振兴、绿色惠民的重要产业。

吉林吉隆东北沙棘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子君介绍:“大安市从内蒙古引种的大果沙棘优良品种,有防风固沙和改良盐碱地的作用,采集下来的2万吨沙棘果能加工成沙棘果汁300万箱,促进了农民增收。”

在大安市叉干镇的沙棘基地,枝叶遒劲茂密、长满棘刺的沙棘林一眼望不到边。但这只是我省坚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一个小小案例。

2016年以来,我省发展生态和经济兼用树种造林面积达到12万亩,不仅促进“三北”工程顺利开展,也推动依托于林草资源的绿色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化步伐,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

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在“三北”工程区大力推动林草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以红松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红松、文冠果、山核桃等种植和加工产业;以小浆果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全省特色经济林面积42万亩,以蓝莓、山葡萄、沙棘等小浆果为主;以城乡绿化美化为依托的种苗花卉产业,全省现有各类苗圃1607个,育种基地32个,花卉产业基地233个;以康养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全省利用林草湿资源开发生态旅游的A级以上景区有103处。

不断探索造林新模式。组织各地针对制约“三北”工程建设的瓶颈问题不断探索,激发工程建设内生动力。探索多元化造林主体造林,引进域外企业开展合作造林、合作开发林业产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实行 “先补后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新机制取代一次性拨付到位的做法;尝试第三方造林,调动全社会参与“三北”工程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护绿 促人与自然和谐,刷新“幸福指数”

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人人发力人人尽责,才能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而实现永续发展,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画卷。

走进洮南市黑水镇黑水村,村中道路两侧、房舍旁,遍植糖槭树、银中杨、榆叶梅、京桃、丁香等乔木和灌木,呈现出“村在林中、路在树中、家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图景。

黑水村党支部书记白金日说:“以前村里没几棵树。从2022年开始,村里统一规划,栽植树木2.7万株。村屯绿化改变了人居环境,还防风挡沙。村民对绿化非常满意,各家各户门口的树木实行三包保护,没有破坏树木的。”

我省“三北”工程在突出造林种草、改善生态的同时,还注重周边增绿、美化环境,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村旁绿化、宅旁绿化、路旁绿化、水旁绿化及庭院绿化等村屯绿化美化,持续增加乡村绿化总量,着力提升乡村绿化质量。

持续开展绿化美化村屯行动。以四旁绿化为重点,开展绿化美化示范村屯建设,带动全省乡村绿化发展。将植树造林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目标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在全省高标准打造一批绿化美化示范作用突出的村屯。通过省级示范村屯建设,带动全省乡村的绿化美化,打造了一大批绿化精品村屯,极大改善了农村的环境面貌,美化了人居环境,促进了生态文明。

“三北”工程六期建设以来,我省已绿化美化村屯3773个,打造了美丽生态宜居村屯,为农民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辐射带动全省乡村绿化。

前郭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立宝说:“前郭县于2023年启动了‘一湖两带’综合治理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围绕查干湖、科尔沁沙地北方防沙带和松花江沿江水土保持带开展建设,开展沙地造林、退化林修复、沙化草原恢复、退化湿地修复、沿江水土保持。”

逐绿而行,久久为功。我省三北工程实施45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人工种草、退化草原修复等措施,完成造林绿化3150万亩,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06.1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5.42%。风沙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基本形成了带、网、片相结合的大型防护林体系,有效地控制了沙地的蔓延和土地的沙化。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省绿水青山的颜值必将更高,金山银山的成色定将更足。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