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30日
首页
第03版:和美乡村

小菜园结出“致富果”

——舒兰市法特镇庭院经济“小而精”
于婷 肖桂仙 本报记者 徐文君 侯春强 都傲

写在前面

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舒兰市法特镇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乡村振兴促农增收措施,鼓励农户利用房前屋后或院落周边的空闲地、杂草地,种植小菜园、养殖小家禽,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让空闲地变成“风景线”,让一隅之地结出“致富果”,走出了一条特色庭院经济发展新路。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法特镇西良村、头台村、杨林村,解读各村的致富“秘码”。

盛夏,骄阳似火,走进舒兰市法特镇法特村孙树成家的院子,青翠欲滴的黄瓜挂满藤蔓,在微风的轻拂间,散发着阵阵清香。

谈及自家的小菜园,孙树成乐呵呵地说:“我这不到二亩地的院子,今年种的全是黄瓜,平时用的都是农家肥,长出来的黄瓜口感非常好,这几个园子一年能收入两三万元。”

走进村民王录祥家的院子,映入眼帘的不仅有干净明亮的小屋,还有生机盎然的小园,小小的菜园里记录着王录祥老两口的致富经。

王录祥介绍,菜园里有西红柿、豆角,过几天,这茬豆角拔了后还能种一茬小菜。

王录祥根据市场分析,这个季节豆角、西红柿比较受欢迎,现在菜园里除了自己家吃的菜外,有时利用倒茬空出来的地种植香菜、生菜,到市场上出售也很受欢迎。如今,小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

在法特村,一个个干净整洁、美丽精致的农家庭院,一畦畦瓜果蔬菜,高低错落,将庭院装点得如花园一般。灵活多样的庭院经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也让小院美起来。

“庭院经济发展既加快了和美乡村和美丽庭院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同时也让杂草丛生、坑洼不平的院落,变成了瓜果飘香、绿色满园的生态家园,让乡村更美丽,让农户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村党支部书记范常喜说。

春种树,夏培育,秋硕果,冬储藏。为让“美丽庭院”有看头,更有赚头,2023年,法特镇不断扩大蔬果技术服务指导覆盖面,助推“科技培训、示范园建设、优化品种”为主的特色林果提质增效,用“一户一庭院、一处一风景”持续带动“庭院经济”,促使房前屋后的资源“活”起来。

“小而精”是庭院经济的优势。如今在法特镇,村民积极盘活房前屋后“沉睡”闲置资源,打造适宜的庭院“小经济”,让原本普通的小庭院变得多姿多彩。目前,法特村利用庭院种植果树的村民300余户,每年收入近千万元。

小院藏春,寸土藏金。“下一步,法特镇将继续深化庭院经济的发展,探索更多适合本地实际的庭院经济模式,推动庭院经济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将农家‘方寸地’建设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为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夯实基础。”法特镇党委书记于国辉说。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