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5日
首页
第06版:行业服务

加强国防教育 建设和谐校园

——龙井市德新乡九年一贯制民族联校发展侧记
刘多

龙井市德新乡九年一贯制民族联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73名,在园幼儿14名;教职工32人,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州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近年来,学校立足边疆地区实际,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积极维护民族团结,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吉林省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工作优秀组织奖”等称号。

党员引领,党建工作全面开展。坚持“围绕教学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同时结合“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系列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学校党建工作水平、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跃上了新台阶。

德育为先,师生共建和谐校园。围绕师德建设要求,狠抓教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倡导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良好教风。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多次开展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结合班队会、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合监管及平时考察教育,改变学生精神风貌,深化道德体验,促进养成教育,为建设和谐校园奠定了良好基础。

深入课堂,积极改革教学模式。落实“教改”要求,从课堂入手,坚持“生本教学”,开展高效课堂,加强课内、外综合实践教育。利用教学资源信息化,把远程教育引入课堂。开展舞蹈、陶笛、球类、数字油画、跳绳等比赛活动,丰富音体美学科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加强教研,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优势互补”等教师研修模式,拓宽培训途径,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针对新任教师、特岗教师提出不同的梯次培养目标,通过校长和中层领导包保及骨干教师结师徒对子等形式,开展帮扶活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夯实教育教学基础。

植根铸魂,加强民族团结和国防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是边疆地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校长高廷波作为学校“当家人”,高度重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将民族团结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通过校园文化渲染、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培训等方式,使师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内涵,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尊重,在潜移默化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全民国防教育的区域特点和民族特点,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通过到军营参观学习、开展联谊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强化认识、接受教育,从小树立全民国防意识。高廷波不仅重视教学研究、强化教学管理、提高师资建设水平,还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关爱困难学生、推进教育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边疆教育坚守者、教育改革推动者、民族团结促进者的责任担当。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