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志勇 记者 徐文君 报道9月1日,“中国朝鲜族农乐舞”项目大赛在汪清县长荣文体活动中心拉开帷幕。
此次大赛以“探索履约实践、融汇非遗精粹、共绘文旅画卷”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集中展示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履约实践的保护成果,增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推动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传承发展。来自辽宁省铁岭市、长白县以及延边州各县市的8支代表队、800余人参赛。
比赛现场,《喜悦》《年丰时稔庆祥和》《汪清农乐舞》等精彩节目依次上演,充分展现朝鲜族农乐舞的独特魅力,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据了解,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延边州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认真履行公约义务,履约实践成果显著。此次大赛集中展示了“中国朝鲜族农乐舞”项目履约实践的保护成果,对进一步推动朝鲜族农乐舞的传承发展,增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激发传承保护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大赛评审团由来自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专家组成。经过激烈角逐,汪清代表队和延吉代表队荣获金奖,安图、和龙、图们代表队荣获银奖,长白、辽宁、敦化代表队荣获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