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1日
首页
第08版:农民丰收节特刊

新人参纪事

本报记者 曹梦南

初秋的长白山,壮美而神秘。

“棒槌——”随着有40多年“放山”经验的“参把头”公方兴的一声呼喊。

“什么货?”“五匹叶!”“快当!快当!”响亮的一问一答,让山间充满生机与活力。

人参,“百草之王”,“东北三宝”之首。长白山地区是我国人参的原产地及核心产区,吉林人参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0%、世界总量的40%,全国人参85%左右的交易量在抚松万良、通化快大、集安清河三大人参交易市场完成。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吉林人参市场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守着好资源没有好收入,“人参卖成萝卜价”。省委书记黄强在通化、白山调研时强调,要举全省之力,从源头抓起,引导行业自律,有效规范市场秩序,更好培育维护人参品牌,真正把长白山人参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实现“王者归来”,人参,牵动着2400万吉林人的心。

蕴藏生态思想 文化独特厚重

人参,是古老中国文化的印记。

8月12日,省委书记黄强在长春会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一行时表示,要大力宣传吉林人参文化,持续营造浓厚氛围。

人参文化伴随着中国古老的文字产生和发展,最早见于商代(约3500年前)甲骨文中的参字记载。我国早在唐宋时期民间就有人参故事的记载,唐代杜光庭撰《神仙感遇传》记载一老叟食千年人参,白日升天,成为神仙的故事。

在万良长白山野山参博物馆,展厅内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集中展示了我国人参采集、栽培、加工、应用的历史以及“参俗”文化。

“野山参极其珍稀,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博物馆负责人宋星晨告诉记者,我国人参应用史有4000余年,人参加工炮制药用起源于三国时期,在岁月中渐渐形成采参习俗、驯化野山参、栽培加工及保护传承等人参文化,构成了长白山人参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漫长的岁月,一流的生态,孕育了道地的长白山人参和独特的人参文化。吉林云岭野山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宪清更看重生态环境和参的品质。繁育老放山人积攒下来的野山参籽,模拟鸟兽传播,再进行人工密植……尽可能地还原“古法”种植,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完全靠野生环境下的自然竞争与生态孕育。这样的山参,才是真正“采天地之灵气,撷日月之精华”,这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悠久厚重的历史印记,使人参这一天地灵草自然而然地寄托着中国人的某种情怀与追求,亦成为人参穿越数千年时光依旧巍然屹立为“百草之王”的“精神根脉”。独特的文化内涵,也赋予了长白山人参独特的魅力。“抚松人参”“集安清河野山参”等区域品牌,“新开河”“大自然”等企业品牌融入了人参文化特色和健康养生等因素,价值和市场影响力迅速提升。

弘扬人参传统民俗文化,促进人参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今天,被赋予新时代生态思想的人参文化,必将为我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活水”。

蓄满创新能量 产业拔节生长

人参,是吉林的宝贝。

“吉林作为人参产量第一大省,必须主动担当、扛起责任,下定决心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8月13日,省委书记黄强到长春中医药大学调研时强调,要落实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具体要求,支持人参研究机构与企业直接合作,推出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各类产品,让更多科研成果变成产业成品和发展结果。

在抚松县的中草集人参小院,利用人参活性成分研发的人参化妆品布满整个展厅,这些人参化妆品畅销世界各地,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我们已研发出150多种人参护肤产品,在全国开设1500多家专卖店,消费者很认可。”抚松中草集负责人郑祖朋说。

科技创新要与产品开发紧密结合。我省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校为依托,加快人参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实现了人参根、茎、叶、花、果实的综合开发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药用植物资源评价与利用团队首席专家侯微表示,人参精深加工的不断发展壮大,是增加人参产品附加值必经之路,要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精深加工转型升级,来延长人参产业链条的开发利用。

白山是长白山人参核心产地的主产区。近年来,白山市引进、培育了多家重点企业,开发出人参皂苷、人参多肽、人参多糖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精深加工产品,人参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除了护肤品,我省还通过精深加工开发生产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生物制品等五个系列的1000多种产品。敦化市润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以人参精深加工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出以红参浸膏、黑参天茸膏等产品,大大提升了人参的附加值,产品在四川等西南市场上备受欢迎。

最为创新的是,吉林敖东与陈士林院士团队密切合作,启用中药材基因鉴定系统,为人参等中药材建立了独特的“基因身份证”。这一系统通过提取人参样本的DNA信息,与基因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出人参的品种、产地和品质等级。

5月30日,吉林人参“一参一码”追溯平台正式启动,消费者可通过该平台,获取人参产地、年份等详细信息,并有基准价参考。这标志着吉林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行动已经开始 招牌越擦越亮

人参,是吉林的“金字招牌”。

省委书记黄强表示,要举全省之力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把历经千年形成的百草之王“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努力开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美好未来。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是关键。省委发出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后,通化、白山立即采取相应行动和举措。

通化人参种植面积和鲜参产量占全省的1/3,产值占全省近一半,人参是通化重点培育的三大千亿级产业之一。7月11日,通化召开全市人参产业专题会议,提出加快人参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人参品质,推动人参产业发展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大力发展林下参种植,加强人参种质资源保护,引导参农绿色种植、科学种植。推进人参全产业开发、全链条做强,进一步提升人参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高人参产业效益和产品附加值。

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参集散地,白山市年出口成品参占全国出口量的70%。7月17日,白山市召开会议,强调要高位谋划、精准施策、破解难题,为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立足优势资源,白山提出打造千亿级人参医药产业集群的目标,大力实施“长白山人参振兴”工程,高标准打造“最具长白山特色”的人参产业示范区。目前白山市已启动实施两批人参产业战略提升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建设人参、西洋参等吉林省优质道地药材科技示范基地。

品牌的力量不可忽视。与此同时,我省着力打造“吉字号”人参品牌的发展战略,整合人参品牌资源,集中力量打造“长白山人参”区域公用品牌。截至目前,“长白山人参”品牌生产企业达到54家,品牌产品达到288种,优质龙头企业生产水平和能力逐步提升,品牌集群效应显现。

8月25日,全国首届县域品牌擂台赛榜单公布:长白山人参获得最佳创意品牌。“长白山人参”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了由吉林省地方品牌到国际化品牌的转身。

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当前,我省正通过延长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加快人参多领域多元化开发利用,持续提高人参产业效益和产品附加值,努力把人参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优势产业。”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松花江波涛汹涌,永不会停歇;长白山风卷云舒,总有新气象。相信,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