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是关键。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榆树市把移风易俗与群众文化活动、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重要作用,通过移风易俗巡演等活动教育引导群众摒弃旧习俗、树立文明新风尚。
干净整洁的道路,井井有条的院落,艳丽多彩的文化墙绘……陋习悄然改变,村村都有新样貌。村规民约“约”出文明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培育了淳朴民风,一面面文化墙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代言人”,一场场移风易俗文艺展巡演润泽人心,向上向善、和谐有序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村规民约
开出基层治理“良方”
走在宽阔畅通的榆江公路上,恩育镇各村整齐排列的房屋、干净整洁的道路、文明守礼的氛围以及村民一张张幸福的笑脸随处可见,一幅文明和谐的乡村画卷已展开,让人流连忘返,这一切得益于村规民约的制定。
“以前村民的房前屋后,垃圾、柴草乱堆乱放,到处都是杂草。现在好了,在村规民约的约束引导下,家门口的道路变成了硬化路,广场修好了,健身器材也有了,村民环境卫生意识也有所增强,人人主动打扫自家庭院和房前屋后,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舒心。”看着眼前村庄的新面貌,村民孙鹏感慨地说道。
近年来,恩育镇积极探索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将人居环境整治“写进”村规民约,明确人居环境整治标准、村民的责任和义务以及长效维护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张贴横幅标语、村级大喇叭宣传、微信群、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大力宣传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群众知晓率,引导村民带头讲卫生、除陋习、树新风,养成文明卫生好习惯,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携手共建美丽家园。
红白理事会
为人情“减负”
为积极倡导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新风尚,榆树市各地农村普遍成立的红白理事会,成了农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实际引导者、组织者。
各村成立的红白理事会,一般由村级党组织书记任理事长,由党员、村内有威望的村民任理事。根据当地的风俗等,红白理事会制订出具体章程,经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再告知全体村民。村里有了红白事,红白理事会成员会先行登门,说明事该怎么办、钱该怎么花,与事主家商定操办流程,并帮助事主家具体操办。
为了让大家制定的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规矩”对全体村民更有约束力,各地农村还普遍把移风易俗内容,写进了《村规民约》,为人情减负,有效地刹住了攀比铺张之风。
在五棵树镇,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穿红色马甲,手拿宣传单,一边向现场群众发放文明新风倡议书,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群众抵制封建迷信、婚丧陋习、铺张浪费等不良习气,大力培育文明新风。
“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宣传阵地就在哪里。”五棵树镇志愿者说,移风易俗绝非一日之功,只有经常和群众唠家常、讲政策、说变化,才能潜移默化地帮助群众根除旧思想、改变旧观念。
“以前我们村的群众只要兜里有点钱就去喝酒,还喜欢攀比,剃头酒、搬家酒、喜事、丧事……不仅家家都要办,还讲排场、比阔气,有的人家一年仅随份子就要万把块钱。自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后,红白喜事都按照‘规矩’操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减少了,大家的经济负担也减轻了许多。”提及村里成立的各项制度,村民刘海波赞不绝口。
近年来,榆树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全面加强党组织建设,探索移风易俗新举措,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大力推广“庭院恳谈”“邻里小院议事”模式,组织开展群众服务大众评、群众是非邻里断、邻里困难邻里帮等自治活动,常态化开展“每月一题”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方位发挥群众参与共建共治机制作用,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成效,为建设和美乡村不断夯实组织基础,激活乡村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积分奖励
把幸福“小气候”放大
各地探索完善道德积分、文明积分、美德积分等激励机制,为移风易俗、倡树新风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助人为乐、参加公益活动等都可以获得积分,积分可在本村的积分超市兑换洗衣粉、脸盆、水桶等日常用品。东西不多,但大家比拼的是荣誉感、获得感,放大的是幸福“小气候”。
年初以来,榆树市妇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家庭为切入点,以妇女群众为主体,引领妇女打造家中的“净”,留住庭院的“美”,传承家风的“魂”,实施“四大行动”让干净人家“有里有面”,以家庭“小美”聚合乡村“大美”,以家风文明促进乡村文明。
物质奖励,精神激励,让制度落实“活”起来。依托“爱心超市”,丰富积分内涵,创新“干净人家”评选积分办法,采取“以家美换积分,以积分兑奖励”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干净人家”创建源动力;通过评选活动,增强村民自主加入卫生清洁整治、保持庭院干净整洁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组建由各村班子成员、卫生监督服务队、群众代表组成村级“干净人家”评选小组,以每月定期检查和日常随机暗访的方式,推动创建工作。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成新风“助推器”
围绕树新风,扎根乡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成为宣传旧俗陋习危害、倡导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建设文明乡风的重要阵地。
在昌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录制移风易俗、农业知识、安全知识、生活常识等内容,每天早中晚播放,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群众接受教育、学习知识。
7月15日,昌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辖区内开展“节俭红白事 树立新风尚”移风易俗宣传活动。活动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线上,网格员通过居民微信群推送“红白喜事倡议书”,线下,社区工作人员到居民区和商业网点发放移风易俗红白喜事简办倡议书。网格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辖区居民讲解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等陋习的危害,倡导辖区居民自觉摒弃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引导居民丧事简办、婚事新办,杜绝仪式上的铺张浪费,不盲目攀比,以实际行动营造自由平等、节俭文明的新风尚。
此次活动不仅让“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而且提高了辖区居民对移风易俗工作的认可度,共发放红白喜事简办倡议书600余份。
昌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持续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以更加务实的精神以及强有力的举措不断树立文明新风,引导辖区居民共同遏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正之风,带动居民转变思想观念,抵制不良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