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镇,因盛产优质“花岗岩青石”而得名,是集安市“边境风情游”的必经之地,G331国道穿境而过,鸭绿江上的三座水电站形成了景色优美的界湖。
凭借独特自然风光优势,青石镇把生态旅游作为拉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龙头产业和重要工程来抓,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如今,村里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平整宽阔的柏油路通到每家每户庭院门口,镇里为我们统一粉刷院墙和大门,还专门规划建设一条商业小街,方便我们销售农特产品。”谈起村里的变化,蒿子沟村村民李宝娟开心地笑了。
近年来,青石镇抓住国家加快边境村发展建设的契机,有效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村容村貌。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持续改造更新各村的道路、排水渠、围墙等基础设施,同时改造农户院落,清理各村废弃房屋、废弃畜禽圈舍、残垣断壁,将村民家的大门喷上新漆,粉刷院墙。通过整治提升,村里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南来北往的游客都赞叹不已,都愿意在这停下车来歇歇脚,吃顿农家饭,买些土特产。
着眼前瞻,精心设计。镇党委、镇政府聘请通化师范学院乡村振兴学院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规划设计,把镇域各村的特色串连起来,融入集安市总体规划,锚定地处革命老区、红色资源、边陲重镇、旅游产业发展,探索既能推动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又能实现革命精神传承,实现稳边兴边、富民安居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强。”基于这一理念,青石镇把项目建设牢牢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如今,G331国道集青线重修完成,路好了,车流多了,人气也旺了,于是,镇村两级干部队伍和驻村工作队开动脑筋,研究如何把旅游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延长产业链,增加村集体和农民的收入。
“前靠江,后靠山”的青石镇山地多、平地少,“春风早度,秋霜晚至”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宜发展酿酒葡萄和北五味子产业。近几年,镇里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实施黄柏村葡萄种植基地项目,建设青石村中药材烘干室项目,为特色产业发展蓄积了动能。
蒿子沟村,因盛产板栗而驰名市内外。为了壮大产业规模,添彩旅游产业,镇里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打造“栗之源”特色风情商业小街,建起“栗之源”研学基地,累计接待游客近万人次,餐饮、民宿、特产销售等综合旅游收入达到10万余元。在小街附近做农家乐生意的唐丽抓住机遇,趁热打铁,盖了新房做民宿,旅游旺季时忙得整天“脚打后脑勺”。她高兴地说:“民宿生意好,再累都值得。”
秋皮村位置比较偏僻,为了补上这一区位“短板”,实现产业富民,村里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了棒槌岭游客接待中心,不仅拓宽了农特产品销路,还给村里人提供了多样化就业渠道,方便了村民就业增收,实现村集体与群众收入“双提升”。
望江村科学规划建设,实现村容村貌大改观。如今“望江·云集水岸”乡村综合旅游点已基本成型,栖谷露营地、时光隧道、水上餐厅、集装箱民宿4个项目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专业的设计和乡村的风情结合在一起,使一个小村庄的景点成了众多游客的打卡地。
“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支撑下,在露营基地、集装箱民宿等项目的加持下,望江村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驻村第一书记袁光介绍说,现在,综合旅游点的滨江风貌区(二期)正在建设,未来能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经过几年的发展,青石镇各村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全镇乡村旅游产业已粗具规模,红色文化和乡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浓浓的人气也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