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家 刘清河
母牛、羊乳房炎是常见、多发病之一,由于病原多、病因复杂,治愈较困难,必须以预防为主。
症状:多种病原性微生物引起的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及乳汁发生理化性质及细菌学变化。依据病理和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隐性型、临床型和慢性型三种。
隐形型的乳房和乳汁均无肉眼可见变化,是乳房炎中最多的类型。而临床型的乳房和乳汁均有肉眼可见的变化,分为轻度、重度及急性全身性型。轻度型的轻度发热和肿胀,乳汁有絮状物和凝块,乳汁变稀;重度型的患病乳区急性肿胀、皮肤发红、乳房发热、有硬块、疼痛敏感,拒绝检查,奶量减少、变色、有凝块。急性全身性型的病情严重,除具有重度型的症状外,病畜体温升高40.5-41.5℃,心率加快,呼吸困难,精神沉郁,反刍停止,食欲大减或拒食,如治疗不及时有死亡可能。慢性型的是由急性转来,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产乳量下降。
诊断:临床型的发病率较低,通过视诊、触诊及乳汁的肉眼观察可确诊。触诊要检查乳池、乳腺、乳头及乳上淋巴结,根据病情可分为最急性、亚急性、急性和慢性四种。根据炎症性质可分为浆液性、卡他性、化脓性和出血性。
隐性型的发病率较高,诊断着重于母畜群的整体监测,主要表现为乳汁体细胞增加、PH升高、乳汁电导率增高。
其他诊断法为实验室内对乳汁的生化指标的测定,如乳清总蛋白测定、血清白蛋白测定、乳汁抗胰蛋白酶活性测定等。
治疗:临床型病牛,对隐性型的患牛主要是控制和预防。
治疗方法:乳房灌注法,此法方便有效,要严格消毒。急性乳房炎在灌注前先注射催产素排空乳汁,最好在傍晚挤奶后进行。灌注量可视病情而定,参考数量如下:青霉素10万单位、螺旋霉素250毫克、链霉素1毫克+青霉素10万单位、土霉素200-400毫克、金霉素200毫克、新霉素500毫克、螺旋霉素250毫克等;乳房肿胀严重没有办法进行乳房灌注的需进行全身治疗法,即大剂量注射抗生素,如按每公斤体重:1.6万单位青霉素、10毫克土霉素、12.5毫克泰乐菌素或红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50毫克。其中土霉素、泰乐菌素因抗菌谱广疗效较好,需连用一个疗程。
辅助疗法:静脉注射大剂量的等渗液体(葡萄糖)及抗组胺药物。在乳房外周围冷敷可减少毒素吸收,同时可内服乳房消炎散等中成药。
预防:挤奶前乳头药物浸浴、干奶期预防、淘汰慢性病牛、避免新的感染源侵入、定期检验乳中的理化指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