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路洋 报道 吉林省农院循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国文在农业领域深耕多年,提出以秸秆为原料,发展循环农业的想法。
刘国文带领团队,以秸秆为切入点,深入探索循环农业的发展路径。采用先进的粮食秸秆作为原材料,与畜牧业紧密结合,实现了秸秆向肉蛋奶的初步转化,为畜牧业提供丰富的饲料来源,实现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
刘国文团队还将牛羊等畜禽的粪便与农作物的秸秆混合发酵,用于生物食品生产,特别是食用菌的培养。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粪便处理难题,更培育出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食用菌。食用菌不仅对人体健康有显著益处,其废料还可作为饲养昆虫的优质原料,从而实现了资源的深度利用和循环转化。
昆虫养殖的引入,为循环农业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昆虫的代谢产物与养殖废料均属于有机肥料,可回归农业种植领域进行土壤修复,从而实现了循环农业的闭环。这一经济循环模式不仅显著减少了环境污染,更在农业循环产业中全程利用了微生物的分解功能,实现真正的环保绿色农业。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肥含有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酸,这一特性使得该有机肥特别适用于盐碱地的改造。通过有机酸的中和作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盐碱地的改良问题,提高土壤的肥力。同时,该有机肥还能显著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在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同时,刘国文还重视乡镇垃圾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问题。建议以乡镇为单位成立综合垃圾处理中心,通过建立科学的分选回收利用体系,利用生物方式取代化学药剂处理垃圾,将其转化为绿化用肥和绿化用土,有效减少了地下土壤的污染。公司在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倡导低碳农业理念,采用先进的农业大机械实现农作物秸秆的集中收割和贮藏加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