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1日
首页
第03版:综合新闻

玫瑰花香满“沿河”

本报记者 郭小宇

近日,走进德惠市程雪家庭农场,大棚内玫瑰花正安静“冬眠”,旁边工作室内却是一片热闹景象,负责人刘士城正在直播讲解花卉种植技术。“现在是农闲时节,正好借这个时间段,和大家说说玫瑰花种植技术。”刘士城告诉记者,过一段时间开始莳弄玫瑰花,还会到大棚内进行现场教学。

程雪家庭农场成立于2011年,位于朱城子镇沿河村,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过多年发展,累计投资达2000余万元。目前,农场占地面积25公顷,有大棚35栋,智能连体温室4栋,包装车间2座,冷藏室2座,每年可产各类花卉1000万枝。“现在种植8种玫瑰花,主打品种是卡罗拉、香槟、塔尼克、苏醒、戴安娜。大多就近销往长春、吉林周边县市,最远销售至哈尔滨市。”刘士城的妻子杨雪笑着对记者说。

对于刘士城夫妇来说,玫瑰花不是爱情的象征,而是致富的“幸福花”。刘士城从2012年开始种玫瑰。最初,他们只种了两栋大棚,村民很不理解:“大家都种瓜、种玉米,没听说谁家种玫瑰花的,卖不出去咋办?”因为不懂技术,第一年冬天,刘士城没有给玫瑰花覆地膜做好保温措施,两栋玫瑰花苗无一存活。

夫妻俩不断学习和摸索,每天凌晨三四点,便开始打药、修枝、套网……在市农业部门的帮助下,刘士城不断给自己“充电”,调研考察市场、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渐渐地,他们种出来的玫瑰色彩绚丽、品质优良,受到客户的青睐,常常供不应求。后来夫妻俩注册程雪家庭农场,事业发展更加规模化。平日里,夫妻俩分工明确,杨雪“主内”,负责大棚玫瑰的日常管理。刘士城“主外”,负责玫瑰花的种植技术和销售。玫瑰花绽放之际,需要大量工人采摘,夫妻俩又带动了周边百余名农民就业。

程雪家庭农场通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设农场人才实训平台,对现有员工做好花卉种植、管理、保存等各项技术培训,促进内部员工能力提升。联合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棚膜产业专项研究和指导,每年举办农艺培训班4次,累计培训乡土人才215人。在本地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青年农民工等群体中挖掘引进12名懂农业、爱农村的优秀人才,吸纳本地劳动力46人、聘请农业技术推广人员3人,为农场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通过程雪家庭农场发挥带动作用,全村20余户村民发展棚膜产业,修建各种大棚200余栋,使本地棚膜经济快速发展。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