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4日
首页
第05版:综合新闻

集安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基地

本报讯 孙靖然 记者 吴连祥 报道 为提升爱国主义实践教育的有效性,集安市依托域内红色资源,突出“抗美援朝首渡村”地域优势,大力拓展爱国主义教育载体,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员干部培训实效。

集安与朝鲜隔江相望,太王镇下解放村的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被誉为“抗美援朝第一渡”。1950年10月16日,志愿军从这座大桥秘密入朝,先后有42万余名志愿军指战员从这里入朝作战,留下了丰富的抗美援朝遗址遗迹。

近年来,集安市依托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确立“抗美援朝第一渡、中朝国门第一村”定位,按照“党建引领、文化赋能、产业支撑”发展理念,深入挖掘下解放村红色资源,打造“首渡遗址”“红色民宿”“红色研学”教育基地、“国门大集”主题广场等边境红色村庄项目,不断提升下解放村红色文化感染力,让干部群众在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中激发奋进力量。近年来,共接待各类干部教育培训班次40期,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

挖掘历史遗迹,加强革命历史文化教育。围绕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开发国门遗址遗迹资源,打造历史文化、抗美援朝文化多点发力教育新模式。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景区专门建设了可聆听《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音乐公路”“抗美援朝主题运动廊道”等设施景观,“运用文字、图片、声光电技术,向干部群众和游客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经典战役、英雄故事。通过历史教育、沉浸式体验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奋斗力量,使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截至目前,接待各类干教培训班次170余期,培训干部7000余人次。由于特色红色景观独树一帜,参观游客达30万人次。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