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琳琳 记者 吴连祥 报道 “以前有纠纷以及法律方面的事情需要解决,经常找不着地方,现在方便了,法治服务中心就设在园区,有什么事情可以去咨询,遇到纠纷也方便解决,在交易上没有后顾之忧了。”唠起人参产业法治服务中心,集安市清河镇野山参国际交易中心业户王颜利频频叫好。
“小切口破题、大纵深发展。”秉持这一定位,集安市人参产业法治服务中心近日在中国·清河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中心揭牌。创立伊始,中心创新服务理念,依托野山参交易市场,汇聚公、检、法、司四大职能,在106平方米空间内,实现“矛盾调解—司法审判—警务服务—法律咨询”闭环处置。法治服务涉及人参产业的种植、采挖、加工、销售以及融资、合作等全流程各环节,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规范人参市场秩序、打击涉参违法犯罪、化解涉参矛盾纠纷、解决参农参商诉求、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致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人参法庭、人参警务、人参检务和人参法律服务,为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服务和保障。
有了法治服务中心护航,清河野山参交易市场总经理张俊伟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参地的买卖、人参的买卖,有很多需要签订相关合同。由于合同不规范,或者对合同法律知识不掌握、不了解、不熟悉,往往会产生一些纠纷。随着法治服务中心的建立,我们在合同签订的时候,可以免费进行咨询和审核。在人参买卖过程当中,可能存在一些对于人参的年份、等级,大家互相认定的标准不太一致,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法治服务中心来调解矛盾纠纷。”
据了解,早在2023年,集安市法院就在清河镇成立了吉林省首家人参产业法庭,累计走访企业、商户60余次,开展法治宣传、业务咨询40余次,现场审查、修改完善参农参商签订的人参买卖合同50余份,诉前化解各类涉参纠纷案件100余件,诉讼中化解各类涉参案件105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集安市人参产业法治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要推行全域人参产业纠纷相关案件集中管辖,所有与人参产业相关的案件全部纳入法治服务中心进行统一管辖。同时,打造民事、刑事、行政三合一的审判点和法治服务热线,向全市所有参户、参农、参企发放服务卡,开展点对点、全覆盖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