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承儒 陈禹光 记者 郭小宇报道 人勤春来早,备耕正当时。眼下,正是育苗关键时期,临江市大栗子街道望江村内一排排现代化钢结构大棚的出现,为春耕生产注入更多科技元素,为增产增收带来了强劲动能。
春寒料峭,望江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育苗暖棚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农户围坐在一起挑选菜苗、剪枝嫁接、培土装盘各道工序一气呵成,翠绿的果蔬秧苗装在育苗碗内,在阳光的照射下生机勃勃。
“我们从春节前就开始了第一批黄瓜、西红柿的育苗,培育完成的有3万余株,2月份陆续移栽,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二茬育苗主要是以合作社帮带和村村联建的形式,帮助农户培育菜苗9000余株,帮助大栗子村培育菜苗3000余株。”村党支部书记王福江介绍。育苗暖棚利用率逐步提高,极大降低农户春耕育苗和棚内管理成本的同时,也为村集体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望江村坚持“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棚内管理上引进电力暖风炉、温湿度监测、土壤监测、自动卷帘机等设备,打破了传统农业受季节因素的制约,使得温室大棚具备全年连续生产能力,可以实现一年多次多品种轮作。同时,新技术的投入也让望江村种植户的信心越来越足,对农业技术有了更高的追求,“深埋底肥”“蹲苗促根”“南瓜根系嫁接”等种植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菜苗的抗病能力和成活率,让黄瓜、西红柿在产量、口感上都有了大幅度提升,2024年望江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果蔬种植产量提升至9万斤,增幅达30%,将每亩土地发挥出3万元的价值,为村集体增收近15万元。
合作社育苗,在带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也在冬天为全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30余个,农忙时棚内育苗的村民达五六十人左右,让更多村民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有了咱们村合作社带头,现在每年天冷的时候都可以到育苗棚里帮忙,工作不累,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还有钱挣,每天往返也很方便。”村民高满仓高兴地说。
目前,望江村正在平整棚内土地,铺肥翻土全力做好秧苗移栽准备,今年村内将继续推动果蔬产业科技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实现农户增收、产业增效,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