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崔艳秋 报道 在大安市两家子镇同权村,传统笤帚制作成为致富抓手,由小作坊到合作社,产业升级助力村民致富。忙碌的工人默契配合,将糜子变成笤帚,效率高,质量好。
村党支部书记刘云平带领合作社通过产业整合,使村集体年增收3万元。在村庄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整齐码放的笤帚垛,它们不仅象征着村民的勤劳,也见证了村庄的变迁。
走进村民邹长河家的“大挠子”作坊,可以感受到这里浓厚的生产氛围。村民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让每一把笤帚都成为精美的工艺品。工人一天能挣200多元。村里还利用产业资金改善基础设施,美化环境。年轻人纷纷返乡,加入“大挠子”种植和加工队伍,种植面积扩大,产值和收益均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