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专家 刘晓龙
季节选择
黑木耳大棚挂袋栽培要根据品种确定菌包生产季节,一般中熟品种1月末至2月上旬生产菌包,早熟品种在2月初生产菌包;3月1-10日菌包开口,不同地区可适当提前或延后。
菌包消毒开口
一、检查菌包质量:菌包不能污染杂菌,发菌期不能高温伤热,否则出耳后期杂菌污染严重。污染严重的菌包和伤热菌包放在室外进行地栽出耳。
菌包消毒:检查菌包质量后对菌包进行表面消毒,用毛巾蘸0.15-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拭菌包外表面,杀死袋外表面杂菌孢子,待菌包外表面消毒液干燥后开口。如果没有污染或污染率极低,菌包也可不消毒直接开口。
二、菌包开口:
场地和设备消毒:菌包在发菌棚内开口,发菌棚提前半小时喷3%的煤酚皂水溶液消毒,开口器使用0.15-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消毒。
菌包开口:我省大棚挂袋栽培黑木耳菌包在3月上旬开口,单片无筋品种开圆形口,单片少筋品种开三角形或菱形口;开口深度0.3-0.5厘米,开口直径0.3-0.4厘米,开口数量200-220个/袋。开口过深,黑木耳耳芽长到料内,易发生袋内耳;开口过浅,出耳后期落耳严重。
菌包地面摆放养菌
菌包摆放:在出耳棚畦面喷洒2%的石灰水,将已经开口的菌包直立摆放在畦面上,或将菌包卧放堆叠4层,然后在菌包上面覆盖稻草帘或毡子保温。
养菌:温度控制在20-22℃;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空气相对湿度小向地面和空间喷水增湿;养菌期间不通风;适当给予散射光照射;5-7天菌包开口部位逐渐变黑出芽,一般养菌15天。
菌包吊挂催耳
一、菌包吊挂:按照我省历年温度条件一般在3月上、中旬吊挂菌包,应根据当地气温高低可适当提前或延后。采用“三线脚扣法”或“双线单钩法”吊挂菌包,沿出耳棚一侧距边缘25-30厘米吊挂菌包,1个200平方米大棚吊挂1.1-1.3万包为宜。
二、催耳管理
操作原则:前期以提高温度和保湿为主,在出耳棚上覆盖塑料薄膜;后期以降温和增加光照为主,中午高温时在出耳棚上覆盖遮阳网遮阴降温。
管理措施:温度控制在10-28℃;每天8时至16时喷水,每次喷水5-8分钟,然后停水10-15分钟,空气相对湿度80-90%;喷水后打开大棚两头或卷起侧面塑料薄膜通风;晴天时卷起遮阳网增加光照强度;也可向菌包表面喷洒EM菌催耳,一般10-15天在开口部位长出耳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