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翠谷产业旺,榛果飘香财源广。梅河口市双兴镇宝善村充分发挥山林水域资源优势,培育打造高质特色产业,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宝善村党支部、村委会把发展高质高效农特产业作为富民强村的首要大事来抓,因组制宜制定发展规划。经过深入考察调研,确定种植、养殖发展方向。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为群众发展项目“把脉”定向、树立“样板”。
宝善村三面环山,一面邻水,山林、饲草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生态养殖、绿色种植产业。为了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村两委经过考察,最后确定了梅花鹿、肉牛、生猪和林果发展方向。村领导多方沟通协调,筹措资金物资,修道路、通水电,使皓翔鹿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落户七组,开始繁养梅花鹿。经过几年的发展,养殖场已扩大到8万平方米,梅花鹿发展到700余只,季节性安置7名劳动力就业。
为了带动村民上项目、兴产业,村党支部书记吴朋飞带头建牛棚、盖猪舍,发展母猪、育肥猪和肉牛养殖。经过精心饲养,可繁母猪发展到30头、仔猪发展到80头;黄牛养殖也迎来了“好时光”。
多措并举扶持,助力产业发展。为了扶持群众发展增收产业,村领导协调市农信社、邮储银行,为村民办理贴息贷款,使农民发展产业有了资金保障;协调商业保险机构,为农户养牛办理肉牛保险,为群众撑起养殖业“保护伞”。
在两委的扶持带动下,全村兴建牛舍1300平方米,黄牛发展到200头,生猪发展到400头。庭院经济示范户发展到30户,养殖山林“溜达鸡”7000只。李子采摘园面积发展到13亩、“鸡心果”发展到67亩、大果榛子发展到80亩。村民高士全栽植的40亩大榛子树已全部成林结果,成为周边乡村农民发展经济林的典范。现在,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大家“迷”上了挣钱多的种植项目。2024年,部分村民种起甜糯玉米、丝瓜、芦笋等特色产品,开上自家“电驴子“去东丰、梅河口市场上销售,每一次奔波都有喜人的收获。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条件。村两委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清除了6处大型垃圾堆放点存放的越冬垃圾。健全完善环卫保洁规章制度,实现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多方筹措资金,修复水毁路肩30处、涵洞2个、农田作业路2000延长米,使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实施民心工程,保障改善民生。村两委认真调查村民饮水现状,因组制宜制定改造方案,精心组织施工。经过干群努力,全村自来水入户实现全覆盖,村民用上了“放心水”“安全水”。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对临时困难家庭进行资助。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通过入户排查,完成了返贫监测工作。常态化走访低保家庭、五保人员、脱贫户家庭,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困难群体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经过几年的发展,宝善村已成为闻名梅河口市的“梅花鹿之乡”“林果之乡”,肉牛养殖、生猪繁育等持续向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正朝着农业更强、村庄更美、生活宽裕的目标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