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沈桐 报道 日前,吉林省沃野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系统阐释其依托科研实力构建的“五位一体化服务”模式,为盐碱地改良领域注入新的技术动能。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的技术合作单位,公司将多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形成涵盖规划设计、工程整治、土壤修复、专业种植、管理养护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在盐碱地改良实践中,公司严格遵循“一地一策”原则。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深度合作,其技术团队针对不同区域盐碱地特性,运用专利改良技术定制专属方案。在已实施的示范项目中,该技术体系展现出显著成效:通过重塑土壤结构,有效改善盐碱化状况,为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环境。配套推行的生态种养模式,如稻蟹共养体系,减少化学投入品使用,通过生物循环提升系统稳定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闭环。
全周期专业团队护航成为该公司服务的亮点。由农业、水利、土壤等多领域专家组成的科研服务团队,负责从项目规划到技术实施的全程指导;具备丰富实操经验的养护管护团队,则运用智能监测设备实时追踪土壤与作物状态,结合季节变化制定精细化养护方案。在已完成的超万亩示范工程中,这种双团队协同机制有效保障了项目成功率,部分地块改良后粮食产能提升幅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作为行业先行者,吉林省沃野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自2015年便启动盐碱地改良实践,通过多地示范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其改良成果通过国家级技术验收,被多家会员企业列为标杆样板工程。公司负责人强调,未来将持续深化“产学研用”融合,通过标准化技术输出与人才培养,推动盐碱地改良技术普及,助力国家新增耕地高质量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