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好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事关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必须抓实抓好见成效。秉持这一理念,柳河县关工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以铸魂育人、关爱帮扶、红色传承为主线,用心用情做好各项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近年来,柳河县关工委不断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实现关爱、教育、服务青少年工作全覆盖。组织1562名“五老”骨干投身“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为扎实有效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献计献策。聘请县委党校专家,为1600余名“五老”做专题辅导,增强了他们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全县656名“五老”组建25支宣讲团,开展“老少同声颂党恩”主题活动58场,足迹遍布校园、社区,惠及青少年2.2万人次。运用“榜样引领+典型示范”方式,组织3.6万名中小学生向英雄模范学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红色领航,赓续奋斗精神。依托革命老区资源优势,编印《柳河县红色史料汇编》《杨靖宇将军首战告捷三源浦》等本土教材8000余册,建成市级教育基地3处、县级15处。创新推出“重走抗联路”“红色小课堂”等沉浸式教育活动,1.2万名青少年参与其中。全县260所中小学成立“靖宇中队”,580余名“小讲解员”累计开展红色宣讲超千场,让“东北抗联精神”薪火相传。
法治护航,守护青少年成长。构建“司法+教育”协同机制,全县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128名“五老”法治辅导员深入一线。全年举办“守望未来”法治主题活动28场,发放宣传手册1万余份。举办模拟法庭、法律咨询等服务活动,惠及师生近万人。司法数据显示,2024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同比下降37%,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多元关爱,温暖困境群体。创新打造“校园美德吧”“儿童服务站”等品牌项目,13个社区站点开展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等活动70余场,服务儿童2000余人次。动员社会力量,募集资金25.2万元,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协调企业家捐资28万元,资助困难学生。实施“缤纷礼物”“翰林助学包”等公益项目,惠及留守儿童200余名。
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围绕人参、葡萄等特色产业开设科技培训3期,培育“双带”青年人才229名,带动324户家庭成为科技示范户。1.5万名家长通过聆听专家讲座,掌握科学育儿理念,家校共育模式成为省级标杆。
勇于担使命,关爱谱华章。由于工作成效卓著,柳河县关工委相继荣获通化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家长学校建设获评“全国模范化实践区”,前不久被《中国火炬》杂志社评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