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首页
第05版:综合新闻

熊蜂“上岗”

本报记者 侯春强

四月春光,梨树县藤香园农场的温室大棚内暖意融融。一片翠绿的西红柿植株间,熊蜂正穿梭于淡黄色花蕊中,为青翠的幼果授粉“护航”。今年,农场率先引入省养蜂科学研究所的熊蜂授粉技术,取代传统人工授粉模式,为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按下“加速键”。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米多高的西红柿植株整齐排列,枝叶间缀满大小不一的青果。“往年这时候,人工授粉要赶早摸黑,一朵花一朵花点药,费时费力还容易伤苗。”农场技术员向记者介绍,“今年改用熊蜂后,节省80%的人工成本,蜂群活跃度比预想还高,每株花蕊基本都能覆盖到位。”

传统西红柿种植过程中,人工授粉或自然授粉方式往往存在授粉不均匀、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西红柿的产量与品质。而熊蜂授粉技术的引入,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熊蜂作为自然界中优秀的授粉者,其高效的授粉能力和精准的授粉方式,使得西红柿植株能够充分受精,果实饱满、色泽鲜艳,口感更佳。

四平现代农业科学院院长杜欣在示范基地向记者透露:“我们连续三年与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合作,推广熊蜂授粉技术,熊蜂授粉技术不仅提高西红柿的产量,还有助于提升西红柿品质,如增加果实的糖度、酸度等营养成分,使得西红柿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此外,该技术还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绿色生态种植。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