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春强
金秋十月,四平市的黑土地上,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在双辽市红旗街道,花生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排排花生被连根拔起,破土而出;梨树县孟家岭镇的果园里,红彤彤的鸡心果压弯枝头,果农正忙着采摘;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乡的辣椒收购点,一袋袋鲜红的辣椒过秤、装车,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四平市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同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花生、鸡心果、辣椒等特色经济作物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这些被农民亲切称为“金豆豆”“摇钱树”的特色产业,正成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强大引擎。
双辽:花生田里的“金豆豆”
金秋时节的清晨,阳光洒在双辽市红旗街道的万亩花生田上,收割机轰鸣着穿梭其间,留下一排排新翻的泥土。“种了20年花生,今年的收成最让人高兴!”种植户刘立明捧起刚出土的花生,饱满的果实在他粗糙的掌心中格外醒目。他的身后,十几名村民正忙着分拣花生,欢声笑语在田野间回荡。
今年,双辽市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预计总产量达1.6亿斤。在这份丰收喜悦的背后,是科技与产业模式的创新支撑。
增产又增效!这份丰收并非偶然,双辽市花生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杨成全从专业层面道出“丰收密码”。他拔起一株花生,向围拢过来的农户讲解:“今年我们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绿色防控措施效果明显,你们看这根系发达,果仁饱满。”
更让农户安心的是“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化模式。双英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英站在地头,看着满载花生的货车缓缓驶出,露出欣慰的笑容:“我们为农户提供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服务。”正在田里忙碌的农户张大姐一边麻利地分拣花生,一边笑着说:“跟着合作社干,心里有底!种子、技术不愁,收购价还有保障。”
伊通:小庭院里的“红火日子”
“国庆”前夕,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乡的辣椒收购点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天刚蒙蒙亮,各村的农户就开着农用车,载着一袋袋火红的辣椒前来交售。收购点前,满载辣椒的车辆排起长队,空气中弥漫着辣椒特有的辛香,农户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80岁的李桂文老人坐在小凳上,仔细整理着自家的辣椒。她的手虽然布满老茧,动作却十分利落:“这些辣椒一部分卖了增加收入,剩下的给孩子做辣椒酱。”老人说,今年在帮扶干部的建议下,她把房前屋后的空地都种上了辣椒,没想到这小小的院子,一年能多挣几千元。
三道乡的辣椒产业之所以发展得红红火火,得益于“合作社+订单+保险”的创新模式。公主岭市学亮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学亮穿梭在收购点各个区域,不时抓起一把辣椒查看品质。“我们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合同,同时引入了保险机制,让农户完全不用担心销路和风险。”他介绍说,今年全乡203户脱贫户通过种植庭院辣椒,户均增收超过3000元,小小庭院真正成了“致富园”。
说话间,城子村农民杨玲开着装满辣椒的小三轮来到收购点。她兴奋地向周围人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你看我这一车要送4趟,足足50多袋!我特意数了数,有一棵秧苗结了72个辣椒,破纪录了!”她边说边抹了把汗,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笑意。据了解,今年三道乡庭院辣椒种植面积达到300余亩,预计总产值将突破450万元。
梨树:果园里的“甜蜜革命”
梨树县孟家岭镇的千亩果园里,又是另一番动人景象。沉甸甸的鸡心果挂满枝头,果皮上自然形成的糖霜在秋日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微风拂过,浓郁的果香在林间流淌。
合作社负责人王明泽穿行在果林间,时而俯身查看根系,时而踮脚观察果实。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对每棵果树都如数家珍:“你看这果子,个头比去年大了一圈,甜度也上来了。”他随手摘下一颗鸡心果,果实的色泽和形状都堪称完美。果皮上的天然果粉,正是品质上乘的标志。
今年果园的丰收,得益于一场“甜蜜革命”——蜜蜂授粉技术的推广。“以前种果树靠经验,现在得讲科学。”王明泽指着林间放置的蜂箱说,“这些小家伙可是我们的大功臣!”通过引进蜜蜂授粉技术,果园的产量提升了25%,果实品质也明显改善。
果林深处,几名农户提着竹篮穿梭在果树间,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鸡心果摘下来,轻轻放进篮子。“咱们的果实品质好,今年销售价格达到4.3元每斤,大家都能多赚不少。”王明泽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解读丰收背后的“振兴密码”
从规模化种植的花生,到庭院经济的辣椒,再到科技赋能的林果,四平市特色经济作物的发展轨迹,生动展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
在双辽,花生产业链正在不断延伸和完善。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开发花生油、花生酱、花生蛋白等深加工产品,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在伊通,庭院经济让乡村振兴更有温度、更具活力。据统计,辣椒种植项目今年已带动255户、472名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增收,人均增收1765元。
在梨树,科技创新让传统林果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广蜜蜂授粉、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当地果品的优质率提升显著。如今,孟家岭镇的鸡心果不仅畅销东北市场,还远销上海、广东等地,成为当地一张闪亮的“水果名片”。
丰收,不仅是物质的积累,更是希望的播种。四平市通过特色产业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让特色经济作物带来的不仅是收入,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和信心。夕阳西下,孟家岭镇的运输车满载而归,双辽的花生田重归宁静,三道乡的辣椒收购点还在结算当天的收入。
夜幕降临,农家院里飘出饭菜香味,村民围坐在一起,盘算今年的收成,规划明年的种植。在这片充满希望的黑土地上,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丰收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