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8日
首页
第06版:我爱写作

回乡偶记

刘鹏德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好久没回老家了,趁着九月农忙,想着回家出把子力气。

老家是两大片玉米田野夹着的一个小村庄。那时小小的我还没有一株成熟的玉米高,小伙伴在玉米田里“钻来钻去”,我们满眼都是金色、满世界也都是金色,仿佛我们的整个世界就是那片硕果累累。

坐在回家的大巴上,我便察觉出一丝不对劲,原来的大巴行驶起来轰轰隆隆,叫人五脏六腑翻江倒海,如今行驶起来颇有高铁风范,车上的人们都恬静地睡着,只有几个小孩趴在窗户上看着车来车往。

“嗨!你个臭小子,多久没回老家啦!”我从倒车镜和司机师傅对视了一下,立即就认出了彼此,他是王师傅,专跑返程大巴的,他兴奋地冲我嚷嚷。

“王大哥可以啊,鸟枪换炮啦。”我打趣地回应着王师傅。

“这算啥呀!你小子回村看吧,准让你大吃一惊!”我就在我俩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中朦胧睡去。

在梦里,我再次回到小时候。那时候家里穷,我记得一颗五颜六色的西瓜糖是一角钱,我买了一颗西瓜糖,要把它用牙磕成三块,一块给表哥、一块给表弟,当我们同时把糖渣放在嘴里时,感觉天边都吹来了凉爽的西瓜味香风,我们乘着这风穿过坑坑洼洼的小巷,来到大街上,又从大街上飞奔到田地里,直到香味散去,我们掉在玉米地里,荡起满天尘土。

“这几个小崽子,没看见你们几个奶奶在这呢,扬奶奶一身土!”坐在田里闲话的奶奶们扒开尘土开始教训我们。我们憨笑着跑开,转身便撞见骑着大三轮车的爷爷,三轮车上堆满了装玉米的袋子。

爷爷奶奶领着我们这一大家子浩浩荡荡地奔着地里去,他们各个手里飞舞着镰刀,“嗤啦嗤啦……”玉米秆子应声倒地,我们跟在他们后面,表哥负责收拢大人们割下来的秆子,我和表弟从玉米秆上掰下来棒子放袋子里。掰玉米棒,我是有心得的,只需一手掰棒子头,一手抓棒子秆,往腹前一横,大腿用力一抬,棒子准下来。傍晚,我躺在三轮上的玉米堆上,天上的火烧云把我的脸映得通红,在摇摇晃晃中心想:不一会儿就到家了……

“小鹏子,快醒醒,你到家啦!”王师傅使劲地摇晃我,把我从这蒙太奇似的梦境中捞出。

在一声清脆悠扬的车笛声中,王师傅开着大巴向远处驶去。我面前是一条直通村子里的水泥路,边上还有路灯,路灯上张灯结彩。我想,现在的小孩应该能尽情奔跑,至少跑不出灰突突的大花脸了!沿着路边走边瞧,庄稼的叶子反射着白光,远望像碧绿的湖水上的粼粼波光,是的,就是这星星点点,折射出农家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希望。

“轰隆隆……”只见两米宽的大机器向我驶来,机器前面是驾驶位,后面是输送、剥皮装置和粮仓,车头下面还有一个遒劲有力的割台。这个机器我在新闻上见过,这是一台玉米收获机!

“小伙,看着面儿生啊,从哪来的啊?”驾驶室里探出来一个脑袋,虽然带着个草帽,但我还是能一眼认出来,这是我的大爷!

“大爷……”没等我说完“好”这个字,就听大爷说:“哎呀!这不小德嘛!大爷这眼睛越来越不好使了,来看爷爷奶奶啊,走!正好给你顺过去!”于是,我就借着大爷的大机器车回家了,一路上看去,几乎全是小楼房。

熟悉的巷子里,我站在外面向里面望,地面平坦整洁,两侧的平房也盖起小二楼,透过家家户户敞开的大门,我看见乡亲们熟练地使用各类家用电器;从里面向外望去,年轻人正站在田埂上,指挥着田间穿梭着的一台台玉米收获机,老人坐在树荫里,悠闲地聊着天,小孩也在田埂里追逐嬉戏,田野中飘扬的尽是孩子的笑声。

我和爷爷坐在自家地的田埂上,爷爷像介绍新鲜事物一般向我说:“他们说咱们现在是示范村,隔壁你王婶家搞了一个玉米采摘体验基地,前些日子来了好多城里人,玩得不亦乐乎,他们说政府支持的很!”

“小鹏啊,我和你奶奶老了、老了才知道咱家这块地啊,不仅能用来种,听说还能电商直播,你表哥去年就回来了,家里的玉米像流水一样往外邮,我好信儿打听邮给谁,他说邮给全国的买家,我了个乖乖,我和你奶奶咋也想不通咋能卖给别的省的人呢?”

“小鹏啊……”爷爷话还没说完,有个年轻人过来打断了我们的对话说:“走走走,该到你们那里啦!”爷爷忙不迭地站起来,跟着玉米收获机朝自家地里走去。

我本来想着回老家收割玉米出把子力气,可没成想,老家竟给我上了一课。爷爷说得对,现在的农村处处充满了希望,望着爷爷的背影,我的未来该何去何从呢?

正当我起身跟上爷爷时,远处吹来一阵风,风里夹杂着熟悉的西瓜糖的香气,这道香风从过去刮到了现在,见证了乡村振兴的脚步,又盘旋着向未来吹去。此刻,四面芬芳。 (指导教师 冯柏茗)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